【时事评论】 朗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时间:2017-04-28 16:09:37

(新闻中心记者 施梦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撩动人心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见一些人、一些事,而这些人、这些事让我们的人生在悄然中迸发最绚烂火花。

——《朗读者》


    央视最近火热播出的《朗读者》,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开启了与我们的第一次“遇见”;而由其栏目组在清华大学设置的“朗读亭”更为每一个人提供了一个朗读人生的平台,让我们在朗读中聆听灵魂的声音,遇到更好的自己。

文学+朗读 传承优秀文化

    “《朗读者》选用的文本基本都来源于大家经典,如老舍的《宗月大师》《诗经·小雅·采薇》《红楼梦》等。这类作品厚重的历史感和蕴含其中的情感,让我们完成一次次良好的审美体验。”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仇静莉说,“朗读内容纵横古今中外,不仅可以多方位、多角度传达情感信息,在恣意的纵横捭阖间,完成酣畅淋漓的情感表达,还是对优秀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洪钟待扣,大雅有传。我觉得《朗读者》带给我们的心灵碰撞,让我萌生一个想法,希望我们学校也建立一个自由平台,让大家每个人都有机会朗读经典,朗读人生。”我校广播台主播王宇飞说。

人物+故事 传递情感温度


朗读可以纪念一段生活的开始,亦可以纪念一段逝去的时光。继《朗读者》节目和朗读亭后,许多人响应“朗读打动人心”的口号,通过朗读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故事。从朗读亭不断进进出出的不仅是清华大学的教师、学生,还有每一个饱含深情的人。“读一篇文章,期许着未来的生活或回顾以前的记忆。央视《朗读者》收视不断创新高,节目不仅深刻影响了学生,也成为父母及爷爷奶奶一辈人间的话题……这些现象都反映出朗读传递的情感温度,给社会注入了新鲜精神文化血液。”法学院翟海峰教授如是说。

    世界小姐张梓琳在节目中给刚出世的女儿朗读作家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在最深情动人的祝福中,观众看到了光彩照人的世界小姐的另一面,一个年轻妈妈的柔软;著名企业家柳传志脱下企业家的外衣,登上《朗读者》舞台的他是一名普通的父亲,一句“我荣幸的有机会给柳林当爹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了”打开了父子间很少说出的亲情之窗……这些人都在用朗读给世间传递温暖,句句饱含温情,声声可闻善念。

线上+线下 掀起朗读热潮


    《朗读者》这档节目如同把花瓣散落发间,听得见心动,闻得见灵魂芬芳。它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让社会中已然逐渐流失的温情和爱回到我们的身边,让逐渐淡薄的文化氛围再加厚度,让每一位观看或参与朗读的人在当代快餐文化盛行的洪流中逆行,走出一条飘有书香文化的大路。

    除了清华大学外,《朗读者》还在广州中山大学、昆明云南大学等六所高校于读书日当天设立了“朗读亭”,吸引莘莘学子前来参加。“ 朗读的力量不仅仅在于让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更多的是寻求一份情感的共鸣,找寻一场灵魂的相遇。”13级工商管理学院李绍鸣说:“朗读,不仅让我远离了身边那股浮躁和喧嚣,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于文学艺术的渴求和向往,而且在朗读后,似乎会产生一种对人性的宽容和谅解,更好地接纳一个不是那么好的自己,拥有一个更加开阔和包容的世界观。”

【值班编辑;张林华】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