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程光丰)
近日,支付宝“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等社交圈子的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争议。尽管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发布了内信予以道歉,稍微平息了这一风波,但我们不能忽略事件中的敏感部分,即部分用户恶意发布突破底线的图片。
以此为思,对于被互联网、电脑和智能手机“包围”的大学生们来说,管理好自己所使用的应用软件,已悄然成为大学生一种别样的自制力表现。对此,笔者认为,大学生在准备或正在使用某些应用软件时,应时刻紧跟以下三个意识。
“以己所需”为前提
如今,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应具有“慧眼识珠”和“百里挑一”的能力,时刻做到“以己所需为前提”。
一方面,出于兴趣爱好而使用某个应用软件时,不可因一时的热情而忽略它的安全性问题,也不应跟随一时的潮流而盲目下载或使用它;另一方面,因专业学习而使用某个应用软件时,更需理性地下载或使用它,尤其要考虑自己是否长期会用到它以及它是否是官方版本等问题。
“为我所用”是关键
在确定某个应用软件是自己真正所需后,大学生要讲其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化的程度,以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刻做到“为我所用”。
如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出众的情商等“软实力”对会你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样,高效地使用并管理应用软件这些“硬设备”也会使你获益匪浅。譬如,有些大学生或利用社交软件来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利用理财软件为自己今后的创业积攒资金,或利用技术软件为他人设计作品以获取外块,等等。
“利益安全”做底线
世上无完美的东西,即使技术先进的应用软件也不例外。现今,软件领域多多少少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盗版软件的猖獗、软件漏洞的频现、软件恶意捆绑或扣费等。对此,大学生在下载和使用时,必须将“利益安全”当作底线,以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与此同时,正如内信所言,“恶意发布突破底线的图片的用户永久封号并永久不能注册”,这何尝不是给大学生敲响了一个警钟,即在使用应用软件时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不可侵害他人的人身安全或公共领域的利益。
管理好自己所使用的应用软件,虽然不是一门大学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却是一种大学生自制力自我考核的别样表现。
【值班编辑: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