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孙浩)
今年30岁的李雷“跑路”了,接到“立刻离开”的通知后,他连行李都来不及收拾,一口气逃到了200多公里外。在安徽省六安市,他接到电话,表弟王宏坠楼身亡。他自首时才知道自己加入了一个传销组织,而表弟是他拉进来的。
据了解,南京溧水区公安分局立案侦查后,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王壮、张春等多人。侦查表明,犯罪嫌疑人涉嫌非法拘禁王宏,王宏被逼坠楼身亡。值得一提的是,涉及此案并已被逮捕的8个人中,有7个人是80后和90后。他们都抱着挣大钱的愿望来到南京,结果陷入传销骗局,无法自拔。
许多网友不解的是,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大力打击传销以来,传销之臭名昭著早就深入人心,堂堂大学生,怎么会数以百计地加入传销组织?事实上,自2003年传销在大学生中蔓延以来,大学生传销问题的严重性恐怕已远超许多人的想象: 2004年3月,湖北、河南、陕西、云南等10多个省份的2000多名大学生在重庆“欧曼丽”传销案件中受骗。2010年8月,南京市查获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一起在校大学生传销案,案件涉及33所高校的834名在校大学生。于是,不少人将问题归于当代大学生素质不行,“只会做白日梦”,结果就造成了“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现象。
这一指责实在有失公正,陷入传销骗局并非是大学生的素质问题。但很多人的一个思维定式就是——“传销是什么我很清楚,上当的人只能自己找原因。”这种想法,很有可能低估了传销骗子,如果不对传销骗术有清醒认识的话,任何人都有可能吃大亏。
就目前情况来看,传销组织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王宏案中,该传销组织中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年龄最小的嫌疑人只有21岁。传销组织通过大量的谎言和利益的诱惑,编织一个美好的前景,让你掉入虚拟现实的情境。有多年反传销经验、反传志愿者协会成员大多数被骗的人,都认为传销组织说的话是真实的,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洗脑。
目前,传销的手法层出不穷,新型传销令人防不胜防。对此,大学生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尤其是求职时,要注意甄别真假信息。大学生在搜索招聘信息和投简历时,应尽量选择规模大、知名度高的招聘网站。其次,不要盲目相信网上的招聘信息,在投递简历和面试前,应仔细查看招聘公司的网站内容,通过当地工商部门网站查询有无此单位,核实情况。
笔者认为,应该动员起更多正向的力量帮助青少年远离传销,杜绝传销危害青年群体,让大学生远离传销骗局。
【值班编辑:张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