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南来北往经贸聚,文化各异心连心
时间:2023-02-15 10:17:54

(新闻中心讯 刘可人 唐林茜 廉佳露)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不知不觉,2022级大一新生在经贸的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从初来校园时的憧憬到期末离去时的匆匆,来自天南地北的经贸大一学子也已经慢慢领略到校园内的风光,同时也感受到南北方独特的文化差异。


万里重山绕福州,南横一道见溪流

怀揣着对新环境的期待,2022级国教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的陈诺莹一开学就马不停蹄地来到河北。陈诺莹在刚踏进校园时就感受到了南北地域的气候差异,陈诺莹表示:“南方的天气比较湿润,而北方天气相对干燥,在经贸因此更需要注意保湿。”在陈诺莹的印象中北方气候比较寒冷,让她感到不同的不仅是北方的气候,还有北方人的性格,在她看来北方的温度较低,北方人为了御寒会选择喝酒、吃肉,个性也就更豪放。来到北方后,陈诺莹发现北方与南方不同,冬季夏季较长,春季秋季较短。而陈诺莹印象中的北方也不都是豪爽之人,也有敏感细腻之人,比如宿舍里感冒药、退烧药、消炎药等准备最齐全的是个北方人,也会在很多方面照顾其他舍友的生活,打破了她对北方人的固有印象。


在饮食上,陈诺言对南北方之间的饮食差异也有了不同的认识。陈诺莹坦言,在学校因为不太适应北方的饮食,她经常吃不完饭,因为北方的饭菜比较咸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福州吃饺子蘸的是番茄酱,但是当她来到经贸,北方的朋友不是很理解这种吃法。经贸处于内陆,海鲜较少,而陈诺莹居住在沿海的福州,在平时的日常饮食中经常会吃到海鲜,所以她在学校时经常想念家乡的海鲜。


在日常生活中,陈诺莹和北方人交谈的比较多,由于南北方语言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她平时也会和北方的朋友交流各地的方言,在她平淡的学习中增添了一份乐趣。


初来北方,陈诺莹表示经贸和自己家乡最大的差异是经贸的教学楼都是封闭式的,而在福州,教学楼走廊都是开放的。在经贸洗澡要去澡堂洗,虽然花很长时间洗澡,但是洗澡的次数变少了,对于陈诺莹来说,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在经贸的第一个学期,陈诺莹感受到了南北方在气候、饮食、语言、建筑等方面的差异,她觉得这些差异是利大于弊的,一方面,正是因为南北差异,吸引她来到北方,见识到很多趣事,结交到更多朋友,另一方面,她也了解到很多南北地区间的差异,开阔了她的视野,也更能锻炼自己,这也是吸引她来北方上大学的原因。


陈诺莹在福州的生活照


四川形胜当前险,三峡波涛据上游

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汇聚在经贸开启人生又一新篇章。魏微是外国语学院的一名2022级大一新生。对她来说,好奇永远是最好的催化剂,她从四川跑到河北为的就是了解不同的地方,感受和四川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满。印象中的南方总伴有一丝朦胧,或许是南方常下雨的缘故。初来北方的她对干燥的气候产生了许多不适,魏微还因此谈笑说:“我一个偏油皮都变成了干皮”。在北方,让她感受到差异的远不止气候,还有美食。叠叠燃燃的辣味是四川美食的特色,四川人吃辣从早到晚一顿都不会缺席。当她看见食堂清汤的混沌、饺子,又一次感受到了鲜明的地域差异。关于美食她还分享过一件趣事,她说:“之前跟朋友分享乐山特产甜皮鸭是甜的,当时他非常震惊,以为四川所有的特产都是辣的”。其实,差异所带给她的不适,与带给她的新奇和喜悦相比远不值得一提。在经贸生活的这些日子,她见识到了与家乡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豪迈和直爽,结交了许多的新朋友,甚至还学习了北方方言,好奇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


地域差异就像块七巧板,将华夏大地拼凑成五彩斑斓的水墨画。就像她所说的,南北差异利大于弊,在学校的日子正是这些差异给了魏微锻炼自我的机会,也给她的成长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魏微在四川生活照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我与黄山挥别,与黄梅戏再见,踏上求学路,同经贸碰面。”2022级外国语学院的杨钰同学来自“山美、水美、村美、戏美、味美”的五美皖南,这里是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的古香皖南,也是汇咸鲜滋味抚凡人之心的舌尖皖南。


在她的印象当中,北方人的个子普遍都比较高,气候会更寒冷、空气会更干燥,水资源会较少。但当她实际相处下来发现北方男孩并没有人均一米八,另一方面,这里的气候也相对南方干燥,水的质量与家乡相比会差一些。在经贸生活的一个学期,她认识到的北方人都很豪爽,热情开放,与这样的人接触让杨钰感到很舒服。


对于饮食差异,杨钰同学一般会通过点外卖来解决饮食上不适应的问题。提及南北差异,可以说贯穿生活饮食,来到北方后的杨钰才了解到烧麦可以有肉馅,方言的差异竟如此不同。生活在北方,鱼虾类东西很少。因为杨钰的家乡沿长江而建,饭桌上的鱼虾自然不少。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皖南人,杨钰时常因为饭菜不够咸鲜而怀念可口的徽菜。


在经贸生活的这一学期给杨钰的生活增添许多色彩,领略到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北方这座小城的温度,离家赴此地,欢乐胜怀念。


杨钰在皖南生活照


衡心常在移山岳,水到渠成泽众生

一说衡水你会想到衡水超级中学、衡水老白干,其实你不知道京南第一大淡水湖—衡水湖,你也不知道宫斗剧的鹤顶红都是来自衡水。公共管理学院的尹鑫莲同学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北衡水人,她所在的宿舍有一个南方人。她们相处其乐融融并没有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分歧。尹鑫莲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北方,这让她更容易习惯经贸这座小城的水土与饮食。提及到南北最大的差异,尹鑫莲觉得主要体现在饮食上,尹鑫莲的宿舍六人会常常因为不同的口味而谈论起家乡的美食。


来自北方的她更加依赖北方,当初高考报志愿时也未想离开河北。对南方的生活尹鑫莲还是充满期待的,但对于未知的风土与人情,她更喜欢去了解,所以她在高考填志愿时选择了留在河北。“衡”心常在,遇见经贸,水到渠成。


尹鑫莲在衡水的生活照


云中丹井水三尺,峰上石田犊一犁

作为经贸文化与传播学院22级的新生,杨泽绵在大学里遇到了来自南方的同学和舍友,对于她来说,身为北方人,南方是自己从未曾去过的地方,在和南方的同学相处之余,她也对南北方的文化差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宿舍里就有南方人,我觉得相处得挺好的。而且我还能知道南方有什么和我们北方不一样的文化。”在与南方的同学相处之后,杨泽绵表示自己所认为的南北方最大的不同在饮食方面,南方的舍友口中的吃“饭”是吃的白米饭,而自己平时口中的吃“饭”则是包括了面条、饼等一些面食。“我觉得还挺有趣的,课本上也说过南方有种水稻,这也是他们的一种风土人情吧!”身为北方人的杨泽绵也凭借着对北方气候、饮食相对了解的优势使自己更快的融入了丰富充实的大学之中。


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视角来理解和判断事物,也因此会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这应该也是许多人所担心的,去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意味着更加需要自己独立,再加上疫情蔓延的原因,使得南北方的同学更愿意留在家乡或者家乡附近的城市地区。“比起南方,可能更愿意留在北方吧,毕竟生活了这么久,但是有机会可以去南方旅游,有机会可以试试南方的咸粽子和甜的豆腐脑。”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南北文化即使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地域差异本质上是一个有趣且神奇的东西,文化的多样性也使得人类的文化世界更加多元化,让生活丰富多彩。


杨泽绵在石家庄高邑生活照


经过一个学期的体验,来自各地的经贸大一学生也已经体验经贸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到石家庄这座城市的温度,了解到经贸与自己家乡生活的差异,领略到南北差异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独特魅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西南北各有千秋。(摄影:文化与传播学院 刘芳妤)


【责任编辑:许莉燕】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