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如果被疫情困住脚步,就让思想去远行 ——余秋雨文化系列推荐《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
时间:2022-06-30 17:36:42

(新闻中心讯 孟德爽 肖佳琦 张思梦)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两者的关系如何?余秋雨先生认为:路,就是书。在这个随时可以拿起手机记录生活、记录世界的时代,人们满眼尽是绚烂、华丽的图片和视频,但或许没有想到,在15年前,余秋雨就已经开始以他独特的长途旅行考察文化,形成一部部没有图片与视频的游记。


暑期来临,可能很多人都制定了自己的出行计划,但受到各地疫情防控的影响又被迫取消。在出行受限的当下,我们不妨阅读余秋雨先生文化系列的三本书《文化苦旅》《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文化城堡,品味他脚下的“文化苦旅”,遍历“千年一叹”的行者之旅。


历史•文化•山河


初次读《文化苦旅》,感受到的是来自沉重历史和负重前行的苦涩,旅程中的风风雨雨带来的劳累只是“苦”的表面,历史风雨对文化的摧残之苦,见证文化遭受破坏的心灵之苦,从中映射出文化从创作到流传下来的每一步艰辛之苦才是其实质。在书里,我们能够看到莫高窟的文化底蕴,会为了珍贵文物的流失而痛心,也可以看到宁古塔的遥远荒芜,会为了那些被流放受苦的高贵灵魂而惋惜。


再来一次回甘,读到的是寄情万水千山,大国文化的富有。这是一场文化之旅,也是人生百味的旅途。用脚步丈量千年前文化的宏伟壮丽,古人的智慧和谋略。《文化苦旅》用游记、历史典籍和散文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出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文明遗址的画卷。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游历各地探寻文化有感的散文集,全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


开篇是以《牌坊》展开,讲述的是中国的部分封建礼教的事情,字里行间能够读出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也是作者心里始终怀有蓬勃的生命力。


读完“中国之旅”,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油然而生。余秋雨先生用他的脚步,他的思考,近距离地带读者去亲临古迹,去读一千多年前的壮美和宏观,去读两千多年前古人的远见与智慧……在余老的笔下,都江堰历经千年却依然具有生命力,那些曾经听到的地名——有民族痛点的道士塔,折射了清王朝盛衰的避暑山庄……都被余老赋予了灵魂,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感,承载了民族的文化。


“世界之旅”的篇章中,余老穿过危险重重的中东地区,前往代表世界文明的重要地方游历,思考文化的问题。余秋雨先生不仅考察了中华文明遗址,还考察了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等重大文明遗址,构成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一系列宏大的对比,在对比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


最后余秋雨先生着笔于“人生之旅”,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为余秋雨先生所遭遇的诽谤气愤与惋惜,也能在书中看到余老乐观温良的一面,感受到令人暖心、可贵的亲情与友情。余老在书中写道:我们能熬过苦难,但绝不赞美苦难,那些在历史教材里被一笔带过的“十年倒退”是无数人经历的身心磨难。我们不能去批评那个苦难的时代,可是总要警醒我们这个民族不能再重蹈覆辙。


跟随一路的漂泊旅程,从物到人,从时间到空间,从失去的到拥有的,无论是唐朝的烟尘还是宋朝的风,都不过漫长历史中的一粒尘埃,却因一代代文人的记录和感怀,有了现在的文化与文明。


阅读《文化苦旅》,跟着余秋雨先生一起看祖国的都江堰、莫高窟、月牙泉、杭州、承德山庄、宁古塔……,你能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回溯历史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是一本游记类的书籍,随性写意的文字,展现了最淳朴简单的情感。在此书中虽然看不到辞藻繁华的语段,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一撇一捺缓缓而来,这更像一本文化历史类的书籍,你会感悟到世界各国的古文明。不过在最后,你所有的思想都会回归到我们的祖国——中国。通过阅读本书,我们会对为何只有中华文化不间断并源远流长进行思考,也会体会到中华文化如何不断发展。人类,为什么曾经那么伟大却又会那么无奈?文明,为什么曾经那么辉煌却又会那么脆弱?历史,为什么曾经那么精致却又会那么简单?面对这样的一系列大问题,我们会感到人的生命微若草芥。


“我只能行走,不行走就无法思考。” 这句话能激发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感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行走时总是不自觉的去思考,思考各种各样的东西,从中午吃什么这一小问题中竟也能思考到人生的意义。余老曾说“我和妻子,心心相印,对任何重大问题都不必讨论,只须通知”。一位在某一方面优秀的人,了解一下他的生活,你会发现在各方面都是那么优秀。这句话真是令人艳羡,夫妻两人以心相交,漫漫人生路,携子之手,相伴到老。


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整本书都是以日记形式,一路的足迹是寻找关键性古遗址,比如上面提到的古文明遗迹再到印度后寻找的佛教文化,一路的风尘仆仆,最后到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下对整个行程的思考总结感悟反思,这不仅是对曾经出现的古文明及其没落的思考,更是对中华古文明为何存在至今的思考,也是对自然的回归。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更多地是欣赏余老师朴实而流畅的文笔,感叹千年文明的苦难。而读到后面,你会有更深的感悟。古希腊给世人留下的哲学、建筑、神话,给了大家对那段辉煌历史的畅想。而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却最终走向败落,以及如今的希腊对这份厚重历史的淡然,都让我们小小的进行了反思。身为中国人,我们都很庆幸自己的国家也同样走过苦难文明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国家没有将这份文明丢失,而是将其保留并且传承和发扬,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中国浩瀚的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稍有不慎就会像希腊文明一样败落,最后消失。好在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都是拼尽一生将这份文明保护并延续至今,这是十分动人的一件事。然而这份文明的传承就像世世代代国人的使命一般,无论哪朝哪代都是无法摆脱的历史重任,尤其是高速发展的现在,更是加快步伐,埋头苦干,一刻也不停歇。这也许就是文明发展和文明败落的区别。但是,历史走到今天,希腊古人对过去的淡定,对当下的悠闲,也是值得我们羡慕的地方。


思者无域,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意指对行者来说,是没有地域限制,想去哪就去哪。”而在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中,“行者无疆”的定义有了不同的说法:不仅仅是脚下土地的宽阔遥远,更是思想的广袤隽永,是心灵的悠闲从容。


相较《文化苦旅》对中华文化的探索发现,《千年一叹》对世界文明的考察记录,《行者无疆》是余秋雨在欧洲旅途中经历和感想。《行者无疆》分为南欧、中欧、西欧、北欧四个部分,收录了80篇散文。用优美流畅的文字去描绘每个地区国家的景色、风情、人文、特色,用深刻的笔触和历史的关怀去探寻西方文明最本质的文化内核。


“南欧”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古罗马的克里特文明和雅典斯巴达的亚特大文明孕育出西方法律、戏剧、建筑、音乐的雏形;培养出苏格拉底、柏拉图等著名的哲学大家;沉淀出南欧千年的品味与底蕴。流浪在一片象牙白的罗马街头,远眺地中海平和而厚重的海浪,倾听庞贝古城废墟上的无声呐喊,“南欧,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


“中欧”是冷静与热血交织的地方。奥地利有藏于深山中惬意闲适的田园生活,也有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等音乐家的铿锵乐曲;德国是德国古典哲学和共产主义诞生之地;也是疯狂狂欢的慕尼黑啤酒节的举办地;瑞士因手表的工艺和中立国的身份而出名,但历史上也有它骁勇善战雇佣兵的威名。“中欧,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


“西欧”是现代文明的一颗明珠。近代在西欧率先开始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使这里变成至今为止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被誉为艺术之都的法国,“海上霸主”的荷兰,西欧的嚣张狂妄毫不掩饰。卢浮宫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宝藏;温莎城堡、伊顿公学的贵族气派和绅士气质;蓝色沙龙里的精致甜品和思想碰撞,西欧多彩绚丽文化聚合的背后,深藏着历史的血腥和空虚。“西欧,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


“北欧”是神话中的苍茫之地。粗糙而原始的北欧童话在这里被代代传唱,冷冽而犀利的剧本在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笔下诞生,野蛮而勇敢的维京人在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寒冷的天气消解了北欧人的感性,他们始终是漠然、缄默的,而时间也被寒风凝固在漫漫长夜之中。


“北欧,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冻。”


余秋雨的《行者无疆》走遍了欧洲96个国家,凝缩了整个欧洲文明的精华。他曾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表示不屑,我们自知,这是一场历时不短的生命冒险,天天面对未知,处处遭遇难题,居然全部走下来了。”行者无疆,且行且思,随书本的脚步,《行者无疆》让读者领略未知的美景,感悟悠久的文化,获得内心的宁静。


从中国到世界,余秋雨行万里路,写万卷书,将其毕生思索凝结成这些文字。他一走,就是几十年,这一路,他看见了历史,与古人对话,并找到心中千百个问题的答案。暑期漫漫,不妨拿起这三本书,跟随余秋雨的步伐穿越古今,遨游世界。


【责任编辑:许莉燕】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