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曹素贞)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当前大学生记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据《法制晚报》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只有约四成大学生经常做笔记,多数大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拍下老师的板书、课件投影,或者下课用U盘拷贝老师课件,而真正在课上手写做笔记的人并不多。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署名发表《让记笔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一文,提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仍要拾回课堂记笔记的传统。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大学课堂中,PPT取代了板书,相机取代了笔记本,拍笔记在大学课堂悄然兴起,并逐渐演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在如今的多媒体时代,传统的记笔记方式渐行渐远,这引发了相关教育人员的担忧,这种新型的记笔记方式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也引起了高校师生们的广泛热议。
创新笔记方式益处多多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码产品走进课堂,老师用投影仪播放课件,使用传统的记笔记方式的学生也在逐渐减少,多数大学生加入了“拍拍族”的学生大军,用手机等数码产品拍下笔记。老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为提高效率以拍照、拷贝等方式记录重要课堂内容。紧随技术发展的的潮流,电子产品成为大学生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对传统的用笔记录方式,大学生们课堂上用手机拍照认真听讲,课下整理总结重点内容,不仅提高了课上学习效率,能够与老师进行良好地互动,而且在课下的知识总结环节中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用“拍照”或“拷贝”这样的记笔记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轻松、快捷、有效率,梳理好的知识点可以以电子版或纸质两种方式来随时查看和回顾。因此,在多媒体时代,记笔记不一定非要用笔和纸。
传统笔记方式不可丢弃
对于大学校长撰文呼吁学生上课记笔记,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笔者深感理解和认同。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大学生们有了课件拍照、拷贝老师PPT等更便捷的“信手拈来”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系统深入学习和思考大大减少,也不利于知识的内化与吸收。而用笔记录的笔记不仅是在听课过程中所记的重点和难点,更是自身思考和总结的智慧结晶,而有些PPT所呈现的内容比较简单,老师深入讲解以及补充的内容只有在记笔记时才能让知识得到更好的保存和记录。
此外,传统的记笔记方式更有助于大学生们养成书写工整、条理清晰的良好习惯。由于键盘打字的便捷性以及打印的普及,大学生们写字在逐渐减少,提笔忘字、写错别字的现象却越来越普遍。由此来看,预防大学生们沦为“屏奴”,在创新记笔记方式的潮流中并不可丢弃传统的手写记笔记方式。
记笔记是“形式” 学习效果是关键
记课堂笔记是高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记笔记的最终目的是内化吸收课堂内容,以此达到掌握知识和学会运用的效果。无论是“拍笔记”还是“记笔记”,都是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形式,变通地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优化学习效果,真正学到知识、增强自身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和关键所在。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数码产品和工具的使用权和话语权是我们这一代年轻的同学们所独有的,相对于上一辈人,我们有着更便捷的资源和辅助产品。面对手机等数码产品,我们应让其得到充分的利用,但又防止自己沦为“屏奴”弱化自己学习的能力。
由此,大学生的课堂笔记该“记”还是该“拍”,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我们学生自己,两种学习方式没有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配合课堂听讲能让自己在吸收知识和能力提升两方面得到最大优化的便是最好的。毕竟,面对不可阻挡的科技发展,我们要顺势而行;但是,传统的精华我们也不可抛弃。
【值班编辑:施梦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