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闫少婧)
前段时间,中国政法大学聘请邓亚萍为该校兼职教授一事引发了社会热议。该校不少师生及大多数网友对邓亚萍是否有资格和能力担任兼职教授一事提出质疑。该校一教授自称“因学校当局未经正常程序而聘任邓女士为兼职教授”而决定逃离法大。
其实,大学聘请主持、体育、演艺等各行各业明星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的现象并不少见。2013年,央视主持人李修平受聘为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11年4月,射击运动员王义夫被聘为中南大学兼职教授;演员周星驰也早在2004年被中国人民大学聘请为商学院客座教授。这些明星们在受聘初期都不约而同地受到了来自各界的怀疑,多数公众对他们能否保证授课时间,承担学术重任,是否借教授头衔炒作表示怀疑。
明星任教往往会引起很多人质疑,那么原因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部分高校对明星的聘任程序不够公开化和程序化。以邓亚萍受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为例,该校对其任职的决策程序没有做到公开透明,也未事先征求本校师生的意见,在引发公众质疑后,也未及时对聘用程序作出合理解释,导致舆论进一步恶化。还有的高校聘请明星任教的动力不纯,他们仅仅是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不注重这些名人的授课质量,因此招来了广大师生的反对。其次,有些“明星教授”空有兼职教授头衔,很少来学校上课,于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学术氛围都没有益处。这就造成了公众对明星担任大学兼职教授的不满。另外,很多网友对明星自身抱有偏见,认为明星就一定文化水平低下,不能胜任教授一职。因此,他们对明星任教很不看好。
公众对明星进高校当兼职教授一事不能一棒子打死,因为还有很多名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授课程与自己的特长对口,经常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例如,作家毕飞宇受聘于南京大学教授写作课程,主持人李咏受聘于河南大学讲授主持知识。与普通大学老师相比,他们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更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更具感染力和活跃性。
部分公众对邓亚萍被聘为大学教授的质疑,无非在于邓亚萍的“体育身份”,认为搞体育的怎么能胜任大学教授?其实邓亚萍在退役后也通过学习取得不少国外大学的学位,包括剑桥大学的博士。无论从邓的过往成就还是从目前的学历,当教授都还是“够格”的。中国政法大学聘任邓亚萍为兼职教授的初衷,也是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促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发展,这应得到肯定。至于邓亚萍能否胜任兼职教授一职,可以通过时间来考验,如果时间证明她真的没有能力授课,校方再予以解聘也不迟。如果公众只纠结于邓亚萍的“体育身份”,看不到她的成长,就只能说明公众的观念不够与时俱进了。
总之,公众对于明星担任大学兼职教授一事无须担忧。只要明星任职程序公正,专业对口,能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不妨宽容看待。
【值班编辑:李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