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黄小萍 闫少婧)
五、六月份儿正值毕业季,笔者发现,一段时间以来,校园内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毕业景象。即将毕业的大四学长、学姐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与大学生活作别。他们除了拍毕业照留念、参加各种聚餐外,还在一餐附近跳蚤市场摆卖旧物。
在此期间,我校一些低年级学弟学妹瞄准了这里面的商机,利用毕业季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他们有的开了摄影工作室,为学长学姐们拍个性毕业照;有的手绘校园明信片,向毕业生兜售;有的当起了快递公司的代理,为毕业生托运行李;还有的则借跳蚤市场搞起了二手物品批发。
感伤的毕业季引发了红火的毕业效应,带动了“毕业季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如今,学生们的经济水平较以往普遍提高,他们舍得吃讲究的“散伙饭”,拍整套的个性毕业写真,甚至来一场疯狂的毕业旅行。而在以往,大学毕业生们往往只是通过写纪念册、拍集体毕业照等方式告别大学生活。其二,大四学长、学姐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四年的母校,内心难免会有对母校的依赖感,他们努力以各种方式留念,使自己一生一次的大学毕业季过得圆满。此外,如今社会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毕业生而言,离开学校就意味着迎接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和焦虑,高消费在所难免。
然而,在这疯狂毕业季期间,部分同学的消费与创业行为则显得有些盲目与冲动。一些毕业生聚餐、K歌、旅游花了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这种高消费方式无疑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据了解,其实大多数同学对于有些毕业聚会并不想参与,但迫于面子又不得不参与进去,因此毕业季“人情消费”慢慢地变成了学生们的负担。另外,由于毕业季只集中于五月、六月两个月份,加上学校方面没有与此相关的规章制度,因此校园内的“毕业季经济”很容易出现一些纠纷,创业很容易失败。
那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方面,面对毕业季消费,大学生要把握好“度”,量力而行,消费不必盲目攀比,毕业生们不妨用较少的花费来组织有意义的毕业活动。虽然毕业聚会是人之常情,但毕业生们应以学业和找工作为主,不要被所谓“人情消费”绑架;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利用“毕业季经济”进行创业时,要量力而行,并应提前对创业项目做好调研、规划。此外,我校相关领导应根据“毕业季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校园内的“毕业季经济”。
【值班编辑:景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