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奈何“65个证书”圆不了一个就业梦
时间:2015-05-13 10:51:17

新闻中心记者 金梦)

    日前,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的孙梦涛同学在网上可谓备受热议,这位准毕业生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这些证书占地5平方米,高度1.3米,而令网友更加唏嘘不已的是,如此多的证书连一个企业的面试通知都收不到。

    现在正值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季,关于大学生就业话题,自然引发众多关注。可“65个证书找不到工作”这样夺人眼球的原文标题,使更多的舆论导向了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畸形——“重学历不重能力”。在笔者看来,去除“标题党”手法的局部放大断章取义,招聘单位的问题不大。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证书都有哪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6个、国家级荣誉证书5个、省级荣誉证书15个,市级荣誉证书8个、校级荣誉证书27个,惊讶之余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与求职直接相关的似乎只有职业资格类证书而已,其余证书虽然不能全盘否定,但在“中华脊梁”之类的奖项早几年就被指责得体无完肤后,招聘单位对于这些“荣誉”的认可度恐怕也所剩无几了。因此,当招聘单位在茫茫的简历中拔优时,他们无法判定你的个人能力,应聘者的学历本身成为一种能力的先行证明。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否也应该深入思考孙同学陷入如此窘境,其自身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要吸取怎样的经验以提高我们的求职必备素质呢?
      
    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大学生一直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孙同学之前投放的简历,主要以500强企业、上市公司为主,所以面临的竞争对手就囊括了海归、名校毕业生等实力强劲者,企业青睐这些更具开阔眼界的求职者也是情理之中的。所以,与其频频在大企业中受挫,不如去中小企业尝试一番,毕竟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其二,大学生求职功利性太强。孙同学相当看重自己的65个证书以及社会实践经历,因此在简历中对这两方面的描述相当细致,低估了大企业、上市公司的选人要求,出现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好胜功利心。所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切勿急功近利,否则只会事半功倍。

【值班编辑:罗晓松】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