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莫让判断力被蒙蔽
时间:2015-05-13 10:33:06

(新闻中心记者 孟瑞雪)


    近日,上海女教师出游,学生为其打伞的新闻引发热议。许多有关师德,学生教育的评论也席卷网络。事后女教师也作出回应并致歉,希望得到孩子的原谅,并希望网友不要影响孩子们的生活。这件事的真相究竟如何,有待相关负责单位或者媒体去深究。但作为观众的我们在没有了解事实真相之前,不能仅凭一组照片,就贸然指责当事老师和学生。

    有人评论打伞孩子拍马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这种做法是没有根据的。现代社会中,每天都有新的新闻出现,其中也不乏一些虚假的信息。而作为青年一代的大学生更应有辨别真伪的能力,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现在是信息社会,也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老师有违师德,学生阿谀奉承。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呢?极少有人认为这只是学生老师的一种平常相处方式,只是拍摄角度问题。就连当事人看到照片都惊讶,自己当时状态居然是那样的。现在整个社会都处在浮躁当中,在无数的八卦评论里宣泄着自己的不满与压力。处于当下舆论纷杂的社会中,人人都是墙头草,谁说的看似有道理,舆论就往哪儿倒。人们都缺失了判断力,认为多数认同的就是对的。 

    我们在社会中,人与人相互交流,话语信息传播难免会失误。否则,“宋人挖井得一人”的情况也就不会发生。人与人交流,自己的想法难免会被众人影响,就如“三人成虎”。这也并不是说完全不听他人的意见而固执独立的思考,我们可以听从身边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盲从,有些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像同学相处一样,因为众人都说他不好,你也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他,然后刻意疏远他。别让旁人的观点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

    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拥有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能力十分重要,面对如今可以自由发声又错综复杂的舆论社会,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值得我们每位同学去思考。

【值班编辑:王俊霞】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