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让运动风吹遍校园
时间:2015-04-24 14:47:03

(新闻中心记者 金梦)

    四月,春光明媚,因时而动的经贸第二十届春季田径运动会为茵茵校园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吸引了不少平时喜欢“宅”的同学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上操场。

    当前,“宅”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调查发现,每天坚持运动的大学生仅占6%,“宅”文化挤占运动时间,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每周几乎不运动或只运动1次。国家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显示,近20年来,中国大学生体质状况呈现持续下降状态。在这四月的大好春光里,一方面是健儿们赛场上的青春飞扬,一方面是报告中大学生的体质持续下降,不得不让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大学生体质问题上来。

    作为民族的栋梁,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关乎着民族未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青春蓓蕾失去了原有的朝气,依笔者看,怕吃苦、沉迷上网是导致大学生体质下滑的主要原因。大学生没有主动运动的意识。相对于其他娱乐休闲方式来说,运动让人感到疲累和单调,因此多数人更愿意唱唱歌,上上网,即便选择运动,也是出于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考虑,很难长久坚持。同时,高校的体育管理和考核机制相对宽松,使得众多大学生有“懒”可偷。

    要改善当前这一现状,我们认为,首先,应从小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让学生们认识到运动在诸多方面的益处和快乐是其他任何休闲项目所无法替代的。其次,应加大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投资,为学生提供良好而充足的体育设施。再次,把大学生体质纳入评价体系,近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已经对高校体育教学的课时、社团活动等做出了明确要求,并将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将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与毕业证挂钩。另外,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也是使“宅”现象得以改善的一剂良方,这股运动强风可以有效促使大学生从网络走向运动场,积极投入进锻炼。平时,学校还应通过开展如此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浓厚的运动氛围,使大学生不自觉地受到感染,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北大校长曾说:“大学需要交两个朋友,一是图书馆,另外一个便是运动场。”强健的体魄是事业基础,当前大学生应以运动会为契机,树立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响应国家“三走”号召,把“三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强身健体。

【值班编辑:李萌萌】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