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活着就是硬道理——余华《活着》赏析
时间:2015-04-10 10:40:32

(新闻中心记者 罗晓松)


    生命的存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命题,包括活着的意义、活着的方式、活着的价值。近读余华的作品《活着》,在感受苦难时,心中竟油然而生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之感。 

    在这部作品中,余华以第三者的口吻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悲剧人生,家破人亡,孤苦无依。作者毫无个人感情色彩,就像主人公生命中的一名看客,冷冰冰地陈述着残酷的现实。

    《活着》篇幅虽短,却把福贵坎坷的人生描述得淋漓尽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丰富的语言,没有精雕细琢的文字,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以平淡朴实的话语叙说福贵多灾多难的一生,被一连串始料未及的死亡贯穿的一生。从父母到妻子再到外孙女婿,他的一生经历了七次与至亲的生死离别,最后只剩他一人孤苦伶仃的活着。

    无论怎样,经历了颠簸流离和世事沧桑之后,没有那么“幸运”的福贵依然活着,尽管他是如此的孤独。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这就是命运”。其实活着何尝不是一种对生命的坚忍,对生活的坚忍。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力无法改变的现实,改变不了就接受,这需要一点认命的“颓废”。在福贵眼里,“平凡”是“认命”并活下去的力量。主人公福贵是亿万农民的代表,对于死亡和苦难,他没有屈服,没有顺从,而是选择以忍耐承受的方式与苦难和死亡进行抗争。

    小说的结尾依然采取冰冷低沉的格调,并没有给人光明的希望,冷冰冰的现实摆在眼前的时候,让读者感受到的竟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的渴望与追求。享受了荣华富贵,经历了没落衰败,兴衰存亡有其自然规律,人类无法左右,就像是小说结尾所写的那样,“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也正是这样,人类对自然、对生命才存有敬畏之心。

    正如余华在《活着》中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挫折,我们都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利,都要保留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为了活着而活着,生命本身是脆弱的,是信念让我们更加强大。即使我们可能随时离开这个世界,也要去相信,没有到不 了的明天。若非死别,绝不生离。

【值班编辑:李萌萌】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