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焦天琪)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新作《狼图腾》是2015年年初上映的贺岁片。影片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北京青年陈阵和杨克响应国家“上山下乡”号召来到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的故事。该影片以这两位主人公为切入点,展现了蒙古人民崇拜狼,热爱草原的情感,并讲述了中国在经历社会大变革时,一部分人只注重眼前利益,认为狼的存在威胁了人们的利益,妨碍了牧民的生产,因此展开的一场人狼大战的故事。
让•雅克•阿诺作为“全世界最会拍动物的导演”绝非浪得虚名。无论是1988年《熊的故事》还是2004年《龙虎兄弟》,他都把动物作为绝对的主角。《狼图腾》也不例外,这部耗时5年拍摄完成的影片给了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电影一律用真狼拍摄,剧组一共养了35匹狼,花了三年时间训练他们,在电影结束时将每匹狼演员的名字显示在片尾字幕上。在电影市场上,已经很少有人还能耐得住性子,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来创作一部电影,而这正是《狼图腾》在如今商业片泛滥的电影界中凸显出来的原因。
影片有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场景,分别是狼羊大战、狼马大战和人狼大战,其中狼马之战最让人大开眼界。影片用大量的镜头描写狼群等待最佳时机袭马的过程,狼群因人类窃取了他们积攒的来年春天的食物而展开疯狂的报复,从侧面突袭马,跃上马背撕咬。受惊的马群在人类的驱赶下狂奔,被狼群围堵并掉进湖里被活活冻死。整个画面震撼人心,让人不禁对狼群的智慧、英勇产生敬佩之情。
从整体角度探究《狼图腾》的主旨,我们会发现,导演采用质朴的电影语言搭建起了人和动物的桥梁,以动物的视角反观人,揭示了人的劣根性,着重表达了人类无知地虐杀群狼,破坏生态,以环保作为最后的立意点。电影沿袭小说中提到的大命小命论,认为草原是大命,其他生物都是小命,因为羊吃草、狼吃羊保护了生态环境,所以狼是英雄。这也许就是游牧民族对狼崇敬的原因,也是对蒙古人以狼为图腾最直白的解释。
这部中法合拍之作,让•雅克•阿诺的全心投入、精良的制作团队和紧凑的故事情节为整部电影加分不少。针对当下逐渐趋于高速度、低水准的商业电影的运作模式,《狼图腾》的专注与敬业是十分值得电影人学习的。
【值班编辑:张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