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中国人不得进入”告示的多面问题
时间:2014-12-02 14:57:59

(新闻中心记者 王紫涵)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朝阳区雅宝路附近有中国商家贴出“中国人不得进入”的告示。该商家店员称,之所以张贴这份告示是因为自家只做外贸生意,不想中国同行进入店铺造成走款。尽管如此,这句刺眼的告示,仍然引发了网友的极大热议。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商家的做法是对中国顾客的歧视,与传统以盈利为目的的营销方式和“顾客是上帝”的理念相悖甚远,更是对公民自由选择和购买商品权利的一种侵犯。用如此生硬的话语把本国顾客拒之门外,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商家店员对所贴告示的解释,也是难以理解,若是不想因为中国同行进入店铺造成走款,可以采用相对友好和善意的告示,如“外贸生意不零售”、“请同行在其他地方歇歇脚”等。反观此商家贴的告示,不免过于激进,已然超出了一般店面提醒的范畴,非常容易让人衍生歧义造成误会,产生不良影响。

    从感情上来说,“中国人不得进入”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那句“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当然,二者不论是在时代局势、国际环境和自身国情发展等方面都相差甚远。但商家贴出提示语时,难免会戳到人们以往屈辱记忆的前痛,于今而言又伤及同胞间的感情,这也是激起网友对此事件展开口诛笔伐的原因之一。不少网友认为该商家的做法是在挑战国人底线和伤害民族情感,更是崇洋媚外和民族文化没落的表现。

    此外,从商家的做法中,我们还看到了我国消费者的许多不文明行径。据店员透露,之前店里发生过外国顾客在店内选购期间,被中国客户偷钱包的事件,还有很多中国女性客户态度蛮横,甚至恶语相向等情况。商家平时大部分精力用来应付中国顾客,难以分出精力去顾及零售业务,所以才贴出了“中国人不得进入”的告示。商家将对一些人的不良行为迁怒到所有国人身上,实属不当,但从中可以看出,问题并不仅仅在商家本身,国人消费者也应对自己某些购买行为做出反思。

    笔者认为,对于商家的做法,人们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必须全面考虑。商家所贴告示遣词造句有欠妥当,未能顾及大众的心理感受,考虑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顾客应做到文明消费,不能以“顾客是上帝”这种理念而“恃宠而骄”,并导致蛮横无理事件的发生。总而言之,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在表达方式和行为做法上都要学会自省自重。

【值班编辑:部亚南】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