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重治替考乱象,还考生以公允
时间:2014-12-01 17:03:23

    (新闻中心记者 张媛媛)

    一年一次的公务员国考再度来临。考试,潜移默化中已经被人们定义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大至每年的高考、国考、司法考,小至学生们的期中期末考,考试乱象时有发生,作弊之举数不胜数,但最令人痛斥的还是替考这一现象。

    考试,是寒门学子数年苦读、改变命运的转折点,是平凡人进入理想之门的通行证。可是,考试本身作为时代的一股推动力,却因为替考行为的出现,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这些替考之人大都是有着过硬的基础或是已经通关的人,为了利益或是所谓的关系宁愿冒险一搏。他们的金主凭借钱财便想偷龙转凤,移花接木,坐享其成。运气好的,花移成了,木接成了;运气差的,一辈子可能与考试再也无缘。事实上,那些凭着一招险棋便一飞冲天的人,真的能长久安逸吗?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公平公正,考试选拔的是人才,而非弄虚作假之人,国家需要的是栋梁而非朽木,公平公正则是考试的前提和保障。那些想通过特殊渠道从此飞黄腾达之人,正在一点一滴地毁了建设的根基。替考之人以自己的前途和荣誉做赌注,且不论是否值得,其牺牲掉的是都是其他考生的公平权利。如果每个考生都用替考之人,那考试本身还有何意义?考试公平是一种底线的公平,一旦考试被玷污,无论是对个人、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归根到底,考试的公允终究需要法治来护航。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存在“无法可依”、处罚过轻等弊端。在美国,考场作弊会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法律在调整基本社会关系上有着比道德更刚性、更可预期的执行力。因此,我国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考试法》,执法部门应加大对考试乱象的打击力度,维护考生们的公平权利。

【值班编辑:冯梦月】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