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杜晓峰)
江苏苏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男子嗑瓜子乱吐壳,被旁边身穿西装的小伙劝阻,随后嗑瓜子的男子对西装小伙絮絮叨叨,纠缠许久,最终引来西装小伙对其进行一顿揍打。该事件被乘客拍下并传上网络,引来众人评论,其中大多数人赞扬西装小伙的做法,认为这种没素质的“瓜子哥”理应被打,少有人意识到该小伙的做法其实也并非是有素质之举。
在此事件中,为何打人者受众人支持,被打者却要遭人唾弃,只是因为被打者先做了不文明的事?这恐怕不应该是出手打人的借口。我们城市中像“瓜子哥”这样的文明窃贼并不在少数,他们个人素养不高,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在公共场所做出各种不礼貌的行为,以至于引来众人鄙夷的眼光和声嘶力竭的声讨。倘若在他们做出不文明行径时,有人上前制止,制止之人往往会被定义为所谓的有公德的“文明勇士”,并受到追捧,人们却忘记考虑这种制止的行为是否文明,是否有礼貌。
此类事件反映出了人们的错误思维:只要你有错在先,被棍棒伺候是合乎情理的,拳头可以帮助改正不文明行径,可以忽视社会制度和法律。设想一下,要是武力行为成为准则,那当有人晚上打电话打扰别人睡觉,去景点旅游乱扔垃圾时,“文明勇士”就会出现并对其进行揍打。如此一来,社会和法制便乱了套,没有秩序只懂武力的我们,便沦落为野性生活的动物了。
另一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在“瓜子哥”乱吐壳的时候,除了西装小伙,其他人也理应出来制止,当然是在不采取暴力相向的前提下。但当时为何那么多人选择沉默,选择事不关己,反而悠悠的在一旁录像。其实这不仅是懦弱和无能的表现,更是不文明的体现。对于被打者来说,在公交上磕了几口瓜子,最多也不过是城市文明管理办的一次说教或者劝告,却招来一顿拳头,升级为城市治安案件,打人者也未免过于莽撞,对他人人身造成伤害,破坏公共安全秩序,恐怕不文明的程度远远要超过被打者。
笔者认为,不文明的行为应该用文明的方式来制止,对于那些不文明的人我们可以循循善诱,积极教导,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对于不听劝阻的人可以利用有关法律甚至罚款来强制制止,而不是采用拳头。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使它更加严重,但愿我们都能看清现实,分清利弊,做一个有素质、有道德、讲文明的人。
【值班编辑:张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