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校园流浪狗如何处理成难题
时间:2014-11-26 15:35:31

(新闻中心记者 杜晓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霸狗”被校保卫处打死,引起校内师生及社会人士的广泛热议。校园内出现流浪狗究竟应该如何处置成难题,直接驱逐效果甚微,将其打死则违背了校园的人文气息,且未免太过残忍,但如果置之不理,又会增加咬伤学生的安全隐患,是否有方法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成了各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

    然而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看清问题所在。许多人认为几只流浪狗的存在并无大碍,却无形中增加了校园的安全威胁,最直接的便是安全问题。众所周知,流浪狗常年居无定所,在垃圾堆里求食物,多多少少会带有一些病菌,有些甚至带有狂犬病毒,如果不小心被咬上一口,打针在所难免,心理恐怕也会留下阴影。其次是噪音问题,如果流浪狗在宿舍周围建窝,势必会打扰到同学们的正常休息,从而扰乱大家学习的心情和计划。最后是管理问题,流浪狗自然是不懂学校的规则,所以没人能保证上课时,流浪狗不会溜进去而影响课堂氛围,不会在楼道里大声吠叫而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这些问题恐怕一时难以彻底解决,目前最重要的,是长久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面对这些问题,治理狗患是势在必行。校园棒杀是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的做法,不过却没有得到众多师生的支持和拥护,大家一致认为,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将流浪狗乱棒打死,并弃尸校园的做法过于残忍,实在不应是高等院校之举,也使人文精神无从体现。相信换一种更文明的方式,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流浪狗都有好处。

    除了棒杀这样残忍的方法,对解决流浪狗问题,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立一个专职社团或者部门,对校内流浪狗巡回检查。一发现流浪狗的存在,应立即送往当地流浪宠物收容中心,这样既保证了校园安全,又为流浪宠物找到好的归宿,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人文气息,减少了冷酷和暴力。二是禁止学生校园内养狗。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养狗只是为了娱乐,且不对其负责,寒暑假或自己不在的时候就直接放养校园,这样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导致跟风者逐渐增多,禁止学生养狗可以减少流浪狗产生的数量。

    总而言之,对流浪狗的公然棒杀不仅伤害了动物,更伤害了校园的人文环境和教育的价值。流浪狗本身并无过错,只不过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如果我们能加强管理,以更为有爱的态度对待流浪狗,那么相信问题一定能够以更文明的方法解决,校园又将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氛围。

【值班编辑:景洋子】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