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我们不应成为外貌的“奴仆”
时间:2014-11-19 17:12:44

(新闻中心记者 王紫涵)

    据港媒报道,内地3名年轻女子先后赴韩进行整容手术,术后不但险遭毁容,支付的手术费更高达15万元,比当地人支付的费用高出9倍。她们曾向涉事整容医院维权抗议,却遭到威胁、殴打、言语羞辱等,院方更以“影响营业”为由报警。韩国警方对她们虽表同情,却称无能为力。此事一经披露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

    受韩国影视剧及相关整容真人秀节目的影响,近年来赴韩国整容的中国女性数量不断攀升。而在韩国,不少整容机构医疗设施不达标,医护人员缺乏相关行业资格认证,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关于非本国人在韩整容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维权体系不健全,由此衍生了不少女性整容失败且无法积极维权的案例。

    自古以来,人们对美丽的事物都充满了喜爱和向往之情。对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人们丝毫不吝惜“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样的溢美之词。相貌通常是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追求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得体的穿着、姣好的容貌会给人留下自信优雅的印象。“女为悦己者容”,不正是女性这种心态的真实写照吗?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少人过分注重外貌以致忽视了自身道德修养和思想文化水平的提高。不论男女,他们把外貌的重要性无限夸大,认为它是人际沟通、就业求职和婚恋交往的必备“通行证”,好像只要有了美丽英俊的外表,人们就会对其另眼相看,处理问题也就更加方便。现如今不少年轻人自诩是“外貌协会”中的一员,单纯奉行“外貌至上”这一理念。他们认为在外貌上装扮自己是等价投资,会更好地吸引他人的目光,从而实现自己的心理诉求和虚荣心上的满足。

    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有爱美和追求美丽的权利。但是光阴似箭,韶华易逝,容颜易老,相貌不会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身份标识”,知识、素养和能力才是实现个人梦想、书写动人乐章的“必备行囊”。不要对外貌盲目追求,应看重个人内在美的培养,心灵永远比外表重要。

【值班编辑:景洋子】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