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拾贝】《目送》:送走年华,温情仍存
时间:2014-11-14 14:18:38
(新闻中心记者 黄小萍)

    “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这句充满温情的话语记录在《目送》的扉页,这部哲思与温情并存的读物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得意之作,记录着她生命中的点滴。温暖明媚却略带忧伤的故事牵引着读者的心绪,引人深思却不乏味的道理让读者爱不释手,她在用心向读者诉说:送走年华,温情仍存。

    书中第一篇文章便是《目送》,能以此为全书命名,这篇文章的独特地位可想而知。在文中,龙应台就自己与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的些许细节感慨孩子逐渐长大必经的落寞。“他戴上耳机听只有一个人能听到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许多人也曾有过对父母紧闭心门的叛逆期,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父母眼中暗含的无助伤感。

    龙应台以母亲的身份将内心所感娓娓道出,以自述的形式、柔情的文笔记叙着时间慢慢堆砌起来的隔阂。但龙应台早已想通其中的深意,“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成长似乎是一条远离童年,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路,但希望这仅仅是距离的远离,而不是心灵的远离。

    整本书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龙应台对父母生活的描写,如“雨儿”、“回家”以及最后一章的“满山遍野茶树开花”。她与父母亲间的字字句句交流都让人感到真实而又温暖,同时又伤感最爱的人在时间的冲洗下褪去了活力只留下衰老体弱的样子。你突然回头去看母亲,她的头发枯黄,像一撮冬天的干草,横七竖八地顶在头上,眼睛里带着病态的焦虑,她倒是直勾勾地注视着他,强烈、燃烧、带点发狂地注视着。

    龙应台直白地展现出父母在自己面前一点一点老去的形态,最直接地告诉我们父母需要爱,儿女们应当用日渐成熟的肩膀担当起对父母的责任与陪伴,给予他们更多的注视与关爱。

    《目送》一共七十四篇文章,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写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就是这些生活散文,让人感觉亲近,真实,触动心弦。

    龙应台记述的更像是一本生死笔记,这是一个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值班编辑:杨璐】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