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孤单背后的狂欢——“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时间:2014-11-12 17:01:58

(新闻中心记者 于海超)

    11月11日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之时,广大网购爱好者做好了充分准备,个个摩拳擦掌,夜里挑灯按键,准备随时抢下心仪的商品。然而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心动的价格容易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掉入陷阱,便宜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历年硕果累累。自2009年开始,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在11月11日这天会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升交易额,之后更多的商务网站和商品也加入进来。交易额也从09年的一亿元到10年的十亿元,再到13年的三百五十亿元,今年更是达到了571亿元,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然而,在购物节期间,很多消费者因贪图“馅饼”而掉入了“陷阱”之中。双十一购物存在着四大陷阱。其一:先提价后降价,明降暗升;其二:价格低但不发货;其三:优惠券看上去很美,但其使用要求过高,诱惑消费者深度消费;其四:便宜的都是库存货,有些库存则是之前退回的次品,清库存是商家打折促销的目的之一。另外,还有某些钓鱼网站钻法律的空子,盗取消费者信息,危害消费者利益。面对众多的消费陷阱,消费者则需擦亮双眼,与商家和钓鱼网站斗智斗勇,货比三家、百里挑一,选择出物美价廉的商品。

    另外,购物节期间有些消费者也会因图一时之快而产生非理性消费,造成浪费现象。在此,笔者为大家提供一条现实可行的购物攻略,以免大家一时冲动造成浪费。首先,做好自己的购物清单,并将清单分为必须要买的、可买可不买的、抽风时才会买的和家里有但还想买的四种;其次,认真整理一下清单,删去其中的20%,翻翻现有的东西再删去20%,第二天再重复一次,最后剩下的商品基本上就是值得消费的。消费者用此方法基本可做到理性消费。

    11月11日,本是单身者的孤单日,却因购物节而成为了一群人的狂欢日,无论是光棍节还是购物节,都注定这一天与众不同。在此双十一之际,笔者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理性消费的同时,要注意信息安全,维护自身利益。

【值班编辑:田皓奕】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