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讯 刘盈盈 吴梓然) 一月初,河北发现多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大多来自石家庄和邢台两地。2020年新冠疫情初次爆发时人们就已经见识到新冠病毒的可怕,此次河北的疫情情况同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河北医护工作者和全国多个省份组成援冀医疗队战斗在一线。如果说这些医务工作者是病人身边的“蒙面侠”,那么抗疫志愿者则是百姓身边的“守护者”。这个特殊的寒假,许多经贸学子加入抗疫志愿者队伍,承担起为小区的居民运送物资,登记来往车辆的行车路线,记录行人的体温信息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疫情严重的藁城区受到大家关注,距离其较近的地区也打起十二分精神进行抗疫工作。李梓涵的家乡在石家庄市正定县中杜村,距离当时处于高风险区的藁城小果庄村仅有不到一小时的路程。疫情一爆发,中社村村委会立即响应疫情防控号召,并对村内防疫工作做出指示。“我身为一名大学生,当然也要站出来参与其中。”1月11号,李梓涵正式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和居家隔离的人相比,抗疫志愿者距离新冠病毒更近,这意味着“中招”的风险也更大。即使这样,李梓涵的家人也支持她去参加抗疫志愿活动,每天7:30,李梓涵就要去村医务室或村委会集合,她的家人会提前给她准备好早饭,叮嘱她在工作时要做好防护,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时,家人会给她进行全身消毒。
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村委会采取的防疫措施不同,李梓涵的工作也会相应发生变化。进行核酸检测时,由专业医务人员登记录入村民的身份证信息,并且采集核算样品,志愿者负责维持现场秩序;进行全员普查时,志愿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走访每家每户,确定具体人数。有时志愿者还需要通过电话回访石家庄市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的人,核实他们的身份证、手机号码等信息,询问他们的近期行程和核酸检测结果。每天工作内容有所不同,李梓涵的工作时间也随之变化。“如果是核酸检测,一般半天就完成了,如果是全员普查、登记核酸检测结果就会需要一天。”
寒冷的天气,让原本简单的志愿工作变得难熬。“我记得前几次核酸检测的时候,天气还不像现在这样暖和,我全身贴着暖宝宝都不管用,进行全员普查的时候,需要挨家挨户进行,每家挨得都挺近,骑电车比较麻烦,所以就步行,感觉腿都要走断了。”事非经过不知难,抗疫志愿者的辛苦是他人难以感同身受的。当然,志愿者工作也有“乐”的一面。和其他志愿者慢慢熟悉后,李梓涵交到不少朋友。和自己并肩作战的人不再是有戒备的陌生人,而是亲切的朋友,李梓涵的志愿者工作也变得有趣许多。
“有时候真的会有想要放弃的想法,但都被我妈妈否决了。现在想起来,幸亏没放弃。”在李梓涵妈妈看来,抗疫志愿者活动是一次锻炼女儿的机会,绝不能轻言放弃。在坚持中,李梓涵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平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将来回报祖国,但在这场战役中是要扛起时代的重任,无私奉献。疫情之下,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在“战”疫中勇往直前的人都是守护人民平静生活的英雄。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石家庄的疫情逐渐好转,陆续传来解封,全面复工复产等好消息。直到2月10日,李梓涵才结束志愿者工作,将近一个月的志愿者工作并不轻松,“但如果需要,我还是会积极参加抗疫志愿者活动。”
抗疫志愿者李梓涵
面对疫情的突然爆发,不怕累能吃苦的李梓涵是在千千万万的经贸志愿者的缩影。他们或许身处不同的地方,坚守不同的岗位,完成不同的任务,但却奔向着同一个目标——有效防控疫情。
“邢台是我的家乡,这次疫情很严重,居民全都隔离在家,作为大学生,我想要为家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王冰涵说到。志愿者的生活既忙碌也规律。按照值班表的安排,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是她的工作时间,在工作时间内她需要在小区的值班室值班。王冰涵的主要职责是为小区的居民们传送物资,居民从网上订购的蔬菜水果只能送到小区门口,这时,王冰涵的工作就像是一座桥梁,一头连接着小区门口,一头连接着小区居民,把这些物资帮居民们送到家,她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但她的任务不止于此,大到协助完成小区的消毒工作,帮助分管单位的值班人员处理事情,小到帮居民扔垃圾,她都忙碌其中。王冰涵所在的小区相对较小,志愿者的人数少,但是他们的工作量却不少。而且大多志愿者是退休老人,只有几个人是大学生。工作一天下来,王冰涵累得筋疲力尽, “虽然很累,但是每次能够帮到别人还是很开心的,觉得自己就是再累一点儿也值,尤其是每次把东西送过去之后,居民会跟你说一声“谢谢,辛苦了!”。简单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到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助人为乐嘛。”
抗疫志愿者王冰涵
“我想的就是在家学习锻炼以外的时间待着也是待着,想尽自己一份力,为家乡这边的抗疫做点贡献。”杨东升说到。回到家乡河北秦皇岛,杨东升报名参加了当地的抗疫志愿者活动,根据县团委安排,杨东升1月27日就近上岗,在指定社区站岗执勤,负责外出人员及车辆登记。“工作比较顺利,有时会遇到一些人不拿通行证。像上岁数的爷爷奶奶们,我们会耐心解释给他们听,提醒他们下次出行的时候记得拿出行证。”杨东升要做的不仅仅是面带口罩,手持体温枪,仔细询问每一个进进出出的人,他还需要和其他志愿者轮流走访一些不了解疫情真实情况,被营销号误导的叔叔阿姨,帮助他们答疑解惑的同时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倡导科学防疫方法。走访解惑也不简单,“有些脾气大的叔叔阿姨不太想听我们说。”面对这样的情况,杨东升有自己的办法。“不着急,耐心一点就好了。”时至2月1日,杨东升已经当志愿者三天了,“目前感觉良好。两个人轮班,也不太累。”
抗疫志愿者杨东升
说到志愿者的时侯,有些人会问,“做志愿者会发工资或者会有其他福利吗?”,“我觉得这种思维应该在咱们年轻一代中有所改变,志愿就是志愿,如果一开始就贪图好处利益的话就改变了志愿者的性质,大学生要做好表率。”王晓忠说到。王晓忠决定在乡村做一名志愿者。“ 我主要是在村口值班,我们值班是五天轮一次,上午是从八点到十一点,下午是从两点到五点,主要是负责登记来往车辆和体温记录。”在做志愿者过程中,王晓忠也遇到了一些难点, “有些人不太愿意登记,这个时候就需要和他们好好交流沟通,问题就差不多能解决了。”因为疫情期间对交通的严格管控,来自外地的车辆和人很少,王晓忠的工作不算辛苦,但是需要长时间值守在村口。
抗疫志愿者王晓忠
在抗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时至今日,疫情形势有所缓和。1月16日,邢台市除南宫外有序解封,2月3日,石家庄全面复工复产。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空寂的城市突然重焕生机。志愿者们仍坚守在岗位上,登记信息、测量体温,日常的防疫措施并没有因为疫情发生好转就有所懈怠,他们用谨慎认真的态度守护着人们的健康。这些同学只是我校参与到“战疫”大部队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经贸学子不畏寒冬,更不畏新冠病毒,用行动诠释了经贸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