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黄小萍)
电视荧屏上一波又一波的综艺节目来袭,如今最吃香最能稳占高收视率的莫过于各类明星真人秀节目。娱乐王台湖南卫视在《爸爸去哪儿2》刚刚落幕后又推出明星老师带班的《一年级》节目。此外,浙江卫视的户外竞技类《奔跑吧兄弟》,江苏卫视女艺人参与农村家庭生活的《明星到我家》等节目也在抢夺着收视率和话题。
真人秀节目诞生之初,其实是以普通人为视角的。我国早些年大多数的真人秀还停留在感情分析和选秀相亲节目中,播放的是平常人的生活或才艺表演。但是节目效果需要增强,于是嘉宾上场总要吵红脸、拍桌子,选手表演后总要哭诉自身故事,这些桥段已成为观众索然无味的老梗,秀冲突秀眼泪的节目开始被观众吐槽,一致认为有点儿惺惺作态。
国内真人秀节目需要转型。韩国明星艺能节目的火爆无疑为内地市场提供了范本。于是近年来各大卫视纷纷购买韩国节目版权,甚至央视也即将推出与韩方合作的两国艺人共同出演的真人秀节目。如此一来,真人秀似乎成了明星的“专利”,一方面,节目组通过展现明星光环下的生活,满足了大众的猎奇心和窥视感,继而提高收视率;另一方面,明星也需要借助电视荧屏提升曝光度,增加自己的“星”度。说白了都是为攫取观众的眼球,以致双方一拍即合,秀明星便成了各家电视台的收视法宝。
五花八门的真人秀节目把明星拉下神坛,使其受尽各种“欺负”。看男明星背着“巨型美女”在指压板上狂奔,女明星“嫁”入农家学习割草、锄地、喂猪,这着实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开怀一乐,满足了观众们的娱乐需求。明星真人秀本身的确是一场秀,但这类节目真正打动观众的核心应该在于“真”和“人”而不是秀艺人的各样窘态。举例来看,得到业界一致好评且保持高收视率的《变形记》和《爸爸去哪儿》节目,前者让城乡两地少年体验身份转换,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后者以明星带孩子进行户外体验,展现亲子温情。这类节目呈现出励志精神、人生思考和亲情温暖,不至于沦为娱乐效果的辅料。
娱乐是电视文化功能中的重要部分,我们不要求把以“逗乐”为主的真人秀节目弄成励志感人片,但至少应在“整蛊明星”上挖掘出深层内涵,应该让观众在笑过之余看到真人秀的精神宗旨,这是各节目组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值班编辑: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