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李碧云 黄小萍)
近日,市场上已做得风生水起的外卖网站大步进军经贸校园,校园中随处可见各种宣传广告。业务拓展也已初见成效:校园内高频率出现骑着电动车穿梭送餐的外卖小哥,不少同学已成为外卖网站的铁杆粉丝。
外卖网站成功的原因不外乎是对消费者“让利”,一般消费者下单后立减三元并赠送饮料。这项优惠活动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很是奏效,受到寝室宅男宅女们钟爱和追捧。随着经贸市场的逐步打开,两大外卖网站“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状态,部分店家由减三元到了减五元、减六元,赠送的饮料也由小瓶换到了大瓶。此举自然是让消费者乐开了花,但同时也让大众对商家这种“烧钱”的盈利模式倍感好奇。
网站与商家的“烧钱”行为自然是为了竞争客源,让消费者习惯并依赖某个外卖网站,以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美团方面表示,“不能等到能赚钱了再进场,那就来不及了。如果未来三年左右(外卖行业)能实现盈利,我们就该进场了。我们认为这个时机不错,不做是不对的”。暂时的亏损只是网站和商家的一种策略,并且美团几个月前已获得2500万美元C轮夺取融资,足以支撑目前的“烧钱”行为,以待转换为盈利模式,但小网站恐怕就难以这样“烧”下去了。另外,停止“让利”补贴之后,用户是否会离开美团也是一个问题。
外卖网站是一个组织者,只是为加盟的商家提供一个平台,并不参与商家的实际经营,盈利模式主要有差额采购、商户服务费等。对于加入网站的商家,网站为他们提供扩大客流和交易量的服务。站在商家的角度,不占用餐厅门店面积,商家会把这种模式视为一种额外收入。如此,外卖销售模式对于学生、网站、商家三方都是有利的,大行其道不足为奇。
不过这种销售模式也出现了一些配送服务问题。有的同学反映中午的外卖没有到,以致下午饿着上课。那么,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满意,是所有外卖网站和商家应该考虑的问题。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改变了这个时代,衍生出了新的行业,也更新着消费群体。人人一部手机,随处可以联网,这让大部分学生定外卖成为了轻而易举的事。这个互联网时代新生的服务产业在校园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值班编辑: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