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谷玉)
6月14日,中国大妈又出名了!但这次不是抢购黄金,而是继“攻占”巴黎卢浮宫和纽约之后,她们又在莫斯科红场跳起广场舞,再一次舞出国门,跳向世界,中国大妈的广场舞随后引来莫斯科警察的紧急赶到。
《经济学人》曾经登过一篇短文,叫Dancing Queens,文中谈到了中国大妈的跳舞问题。文中指出北京有一男子不堪广场舞困扰,放猎枪放藏獒;合肥市长办公室收到两百多起广场舞投诉,但是不了了之,因为受理官员说这总比打麻将好。
近年来,总是能在新闻上看到大妈跳广场舞的消息,而且广场舞也不只是在广场上跳,充满活力的中国大妈还在火车车厢和堵车的高速公路上跳。这群大妈跳广场舞,不顾他人的休息,如果有人去管,她们还会反责对方为什么不装隔音玻璃。大家对这种现象愤懑已久,但又惹不起她们,因为这些大妈,多半已经退休,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得罪了便会跟对方纠缠下去。
中国社会日趋老龄化,人老了之后该干什么?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大妈跳舞,除了身体锻炼之外,也在满足其他一些需求,比如归属感。那些跳广场舞的退休大妈,可能已经空巢,感觉不再被子女需要,十分失落,需要找个办法证明自己的存在。和那些跳舞是为了消遣的上班族不同,老一代人多属“单位人”,本能地认为自己需要归属一个群体,需要被人关注、需要和关心。良好的家庭关系,应该能够解决老年人的寂寞无聊问题。
让社区生活丰富多彩,让老人们不只有一个跳舞的兴趣,这是老龄社会的必由之路。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社区生活很发达,很多中老年人去教会,星期三查经,星期天做礼拜,还有小组学习的机会,这就满足了社区归属的深层需要。除了宗教机构外,社区项目也丰富多彩,比如“妇女俱乐部”、“诗歌俱乐部”,这些项目可让社区的人去健身,或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如果中国也举办这些社区项目,或者把现有的社区项目真正用活起来,就能解决中老年人离开了单位和家庭之后找不到“第三处所”的问题。
多关注下大妈们为何去跳广场舞,多给她们一些陪伴,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她们扰民,才是真正对中老年人的关心。
【值班编辑: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