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驱走“拼妈风”—让孩子健康成长
时间:2014-06-06 09:48:18

(新闻中心记者 闫少婧 马若月)

近日,一个“时下当妈标准”的段子在网上蹿红:“下得了菜场,上得了课堂,做得了蛋糕,讲得了故事,教得了奥数,改得了作文,懂得了琴棋,会得了书画,搜得了攻略,找得了景点,提得了行李,拍得了照片,想得出创意,搞得了活动,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绪崩溃,熬得过岁月沧桑。”“拼爹”现象还未降温,“拼妈风”又火热来袭,但妈妈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造成“拼妈”的原因之一无疑是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焦虑日益蔓延。为了让孩子们赢在起跑线上,妈妈们争相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妈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在孩子身上,从孩子幼儿园起就忙着为孩子择校、报各种特长班、帮助孩子做家庭作业、组织同学聚会……

虽然妈妈们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组织聚会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但是这样妈妈们不仅自己活得很累,也给孩子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一方面会让孩子过早卷入社会竞争,造成一定压力,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占据了孩子的童年时光,使孩子们失去了很多童年的乐趣;另一方面妈妈包办一切,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不利于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习惯。此外,孩子极容易形成攀比心理,小朋友之间互相攀比家长而不是自己的能力,这种心态是不健康的。

受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家庭中,通常是爸爸们在外工作挣钱,无暇陪孩子,照顾孩子的责任全落在妈妈们的肩上。调查证明,“拼妈”时代,孩子易缺失“阳刚之气”。从这方面来说,“拼妈”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拼妈”现象下,虽然妈妈们的初衷是让孩子们变得更优秀,但这终究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这种现象应该被关注,更应该被改变。笔者认为,在社会层面上,应完善教育体制,净化校园风气,保证孩子们公平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家庭层面上,妈妈们不再代孩子完成作业,而是辅导他们自主完成作业,更不能为讨好老师而送礼、帮老师写论文等;爸爸们应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与教育中来,因为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需要在妈妈的温柔和爸爸的阳刚的影响下,形成完善性格,从而健康成长。

【值班编辑:刘梓阳】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