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张媛媛)
5月19日杭州一位11岁的女孩因抄作业被父亲发现并吊打致死,在抢救期间父亲一度跪拜忏悔。这一家庭悲剧又一次带给大众血的教训。虽然国际上抵制暴力教育的观念早已被提出,但在我国,“黄荆棍下出好人”的传统观念仍为很多家长认可。一边是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一边又是不打不成器的矛盾心理。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一直是家长和教育学者们长期探索的问题。
在家长们心中,小孩子调皮犯错,口头教育后仍是屡教不改,棍棒才是最立竿见影的方法。但父母们只看到了这个方法的短期效果,长期如此,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曾经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在大家一致谴责其心肠歹毒毫无人性时,很少有人深思其中的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正是源自家庭教育,过分严格的教育环境使他从小就对外界产生恐惧心理,在其撞人后,竟是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而采取杀死被撞者的极端行径。之后在药家鑫的自述中,父母才幡然醒悟,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一直被父母暴力教育的孩子,要么在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要么以撒谎等方法来降低“被暴力”的概率,甚至寻求实战暴力的能力与机会。此外,相关研究发现,存在自杀倾向的学生中,大多数人的家教方式是非打即骂或放任不管。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保护儿童的法律机制已经相当成熟,如果家长对孩子实行暴力,就有可能丧失对孩子的监护权。邻居们会起到很大的监督作用,若邻居们发现家长体罚孩子,可以打电话报警,孩子的父母会被警方立即逮捕拘留。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们教育孩子的初衷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但是用暴力教会的东西,孩子们又能够吸收多少呢?古代有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现代亦不乏成功的家教事例。我们呼吁用文明教子替代暴力家教,靠文明引导孩子的言行,靠美德去熏陶孩子的品德。
【值班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