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班”?忽悠班!
“学完Python,可以上天”“零基础入门,小白三天也能学会”……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地方冒出了许多“人工智能速成班”,声称可以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实现“转行”和人生逆袭。
这么高大上的新技术,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学会?其实,这些“人工智能速成班”,不过是在借人工智能的风口,挣一波快钱。
为了招揽学员,这类机构往往大肆“炒概念”。比如,鼓吹Python的作用,声称“人工智能时代不学Python,就永远落伍了”,“如果你不满足于工作现状,一定要掌握Python”,“三天入门,一行代码教你开启电脑上帝模式”……事实上,Python只是人工智能的算法工具之一。好比我们学会了“1+1=2”,难道就等于学会数学了吗?
媒体调查发现,许多“人工智能速成班”不仅讲师资质参差不齐,而且存在弄虚作假等诸多问题。有一位大四学生,在销售人员的鼓动下,脑子一热报了相关课程,3个半月要24800元,明确保证是线下授课。可去了“速成班”才知道,所谓的线下授课不过是坐在教室里上视频课。更有甚者,一些培训机构挖空心思教学员的,是一些歪门邪道的东西。比如,以“包装”简历的名义,引导学员虚构工作经验,以便进入“大公司”。
人工智能是朝阳产业,人才缺口大,而且“钱”景可期。由于当下人工智能行业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给了各类培训机构机会。然而,这种把人才培养当成“割韭菜”的“速成班”,不仅无助于学员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也无助于满足行业旺盛的人才需求。无论是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是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都需要对当下“人工智能速成班”的乱象及时予以整治。
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及时跟进,加大对这类培训机构的监管,尤其要对各种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进行查处、打击。另一方面,要放眼长远,着手探索建立完善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真正为年轻人学习技术提供高效正规的平台,为人工智能行业提供人才保障。
任何一种成功,都没有什么捷径好走。一些人投机取巧的心理,也是这些“速成班”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每一个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研发的人来说,不仅要看到行业诱人的待遇,更要脚踏实地学习技术。要知道,在哪个行业打拼都离不开勤学苦练,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简介:梅刘柯,我校文化与传播学院2009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现为河北日报理论评论部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惠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