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赵艳)
近日,人文学院就院服订购的款式对学院部分学生征求了意见。在意见征集现场,各类款式服装在幻灯片中一出现,同学们立刻欢呼着开始讨论。相对于单一的运动服样式,大家更钟爱于男女西装或毛衣开衫和中山装的款式。
中学时期很多学校都是对学生穿校服有硬性管理要求的,彼时,我们中大多数却不仅在周末,甚至平常也要想尽一切方法来穿自己的衣服。进入大学,穿什么衣服自己做主,可我们反倒希望能穿上统一的院服了。对“校园制服”的感情如此纠结,到底是为什么呢?
回首我们的中学时代,中学校服样式单一,多为宽松的运动服样式,青春期的同学们追求个性和小众美,在学习的重压下,对校服的逃避,对学校规定的反叛倒成了大家平日的“小刺激”。在以班为单位的活动方式下,同学们基本每天都在一起,联系密切,自然不缺乏归属感。
反观大学,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地行动,大型集体活动时,统一的院服着装成了大家归属感的连接点。运动会是大学时代常见的大型集体活动,开幕式集体项目的表演,无疑是一次学院精神风貌的展现,整齐划一的着装,不仅使项目展现效果更好,也让同学们找到归属,集体荣誉感得到提升。
国内各院校的“校园制服”多为运动服款式,出发点是好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强化学校的形象,也有利于校内纪律性的管理,避免相互攀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但是校服的斗争从未停止,问题也常谈常新,除了同学们不能很好地处理形象和学习之间关系的原因,校服蓝黑白运动服的一贯特征,不能恭维的质量与不成正比的价格,也是大家反感的原因。
青少年需要个性飞扬,学校也需要统一的正式,“校园制服”不是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这次人文学院院服新颖的样式,价格合理就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同学们自我感觉到了归属感的需要,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
“校园制服”是学生身份的标志,也展示出学校的风采。尽管目前只是调查设计,但这次调查和提供的样式已经是学院方面迈出的一大步,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对院服有新的理解。
【值班编辑:武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