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贸】从捞金鱼看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14-03-24 10:20:20

(新闻中心记者 张曦文)

    春回大地,学校的池塘迎来一批花色似锦的小金鱼。那一尾尾身姿奇异的鱼儿成为经贸的新风景。但好景不长,随着观鱼者的增多,捞鱼的人也频频出现。近日正午时分,笔者于池塘再次偶遇捞鱼者,诧异的发现在一个正在捞金鱼的小男孩的身边竟然陪伴着一位年轻的母亲。

    我们都知道,池塘里的金鱼是为观赏之用,以美化校园,平衡生态。任何人都没有资格随便打捞。固然小孩子年幼不懂事,捞鱼玩耍,但是早已成年的母亲难道没有责任教导孩子爱护动物,遵守公德吗?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这位陪伴孩子捞金鱼的母亲本应该在第一时间里就制止小孩子的行为,并进一步告诉他有关于遵守社会公德,不破坏公共财物的道理。遗憾地是,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甚至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捞金鱼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公共财物的破坏。如果是后者,在笔者看来就更加的可悲了——就好比自己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做了坏事。足以看出,现今存在的一些父母教育子女的不足,像那位母亲一样,不能让孩子从自己父母身上学到遵守公德的美德。

    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父母尚且如此,那么在这样家庭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又如何培养起一颗爱护公物,遵守社会公德的心呢?更何况鱼儿离开水会死是连幼童都懂得的道理,那个捞金鱼的小男孩不顾鱼儿死活将其捞起,何尝不是对动物的折磨与摧残。对此他却毫不自知,何其残忍。如果一个社会,连孩童都失去了仁善之心,那么这个社会的未来也就失去了希望。

    因此,为人父母,不仅要养育孩子,更要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恰恰要以身作则,父母自身做的事情是错误的,那么上行下效,孩子必然也会学坏。父母要教会孩子生存的能力,但也不能放松对孩子品行的教导。要知道,父母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只有行端坐正的行为,才能折射出善与爱的的光芒。“爱之不以其道,适所以害之”。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教会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这才是对他们最伟大的爱。

【值班编辑:张宁】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