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评说】失去淳朴的《乡村爱情圆舞曲》
时间:2014-03-05 10:57:41

( 新闻中心记者 袁冬雪)

    有一种抽搐叫赵四,有一种结巴叫刘能,有一种委屈叫王晓蒙,有一种窝囊叫谢永强,有一种烦人叫谢广坤,有一种大度叫王老七,有一种财迷叫宋富贵,有一种缺弦叫宋晓峰,有一种婚介叫谢大脚,有一种进步叫赵玉田,有一种土豪叫王大拿,有一种修养叫杨晓燕,有一种鬼头叫刘大脑袋,有一种爱情叫乡村爱情。喜爱本山老师的观众,都或多或少的关注过乡村爱情。然而,自2006年上映的第一部《乡村爱情》到今年上映的《乡村爱情圆舞曲》,它在搞笑的同时却失去了原有的质朴和纯粹,让观众失望至极。

    乡村爱情是一部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的轻喜剧,乡村爱情第一部塑造了一群鲜活的富有新时代气息的农村青年形象,整部剧笼罩在爱与被爱的氛围中,描述了这些青年积极寻找事业的支点和爱情的位置,故事委婉曲折,妙趣横生,在赢得观众青睐的同时又给观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之后几年又陆续推出“交响曲”“小夜曲”、“变奏曲”等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让本山迷在除夕夜观看本山大叔的小品,在正月里看乡村爱情成为习惯。

    连续19年表演在春晚舞台上的本山老师,在很多人的心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如今他已经不上春晚了,我们只能在他拍摄的喜剧中寻求那一份特有的“本山气息”。但是,很多网友表示,圆舞曲把东北人都写成了二愣子和无知者。这部圆舞曲为了搞怪增加了很多恶搞的人物,最初的第一部,只有刘能和谢广坤这两个角色比较难搞,但他们的表演并不夸张,还是很自然的,但在圆舞曲里除了结巴大舌头、嘴角抽风外就是腿脚不便利,而且表演矫揉造作。笔者认为,适当的恶搞可以达到很好的娱乐效果,但过分的恶搞不免会落得用讽刺残疾人来赚钱的罪名。

    圆舞曲是一部禁不住回味的故事。在捧腹大笑过后,重温故事情节让人忍俊不禁,但这时候才会发现,一集甚至多集都在围绕一件诸如“买酱油”之类的小事絮叨,故事情节啰嗦。疯狂的广告植入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家家都喝老村长,家家都吃海琦王,人人都骑电动三轮车,家家都用艳阳天复合肥、人人都去沈阳仁济不孕不育医院......

    很多人关注或者批判这部电视剧都源于对本山老师作品的期待和追崇,这部剧告诉我们的是,仅有笑料没有内涵的传媒只会成为笑柄。


【责任编辑:王婷婷】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