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贸】聚焦我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时间:2013-12-12 14:37:40

(新闻中心记者 张丽媛 李碧云)

     近日,我校每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价”正在运行当中,同学们将对本学期任课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总体评价。我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是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教学内容、方式、过程等方面进行从不合格到优秀等五个评判等级。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该系统对提高教学质量、督促老师完善教课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的授课对象是学生,通过学生反映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最合理,也是最直观的方式。学生对老师教学表现进行评价,不只在高校,在中小学也是一项严格执行的制度,这也是反映老师授课效果的重要反馈渠道,然而却不是唯一的渠道。

    联系到具体实际,因其操作的繁复、与自身联系不大等原因,同学们对这样的反馈渠道并不十分重视。有些同学也能从其评价标准上体谅出学校的良苦用心,更多的同学对多此一举的硬性规定表示无奈。而经笔者粗略观察后得知,这样的评价系统本身确实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从内容上说,“板书整齐规范”、“批改作业及时认真”两项,对于重视实践的体育老师来说就显得没有必要了;“是否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一项,是否也能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呢?从评价要求上说,采用强制学生评价的方式,不评价就不能进行其他内容查询,这种通过“非自愿”的方式得来的结果,其准确客观性难以让人信服。此外,该评价要求“< 评教师>中有评价全部相同时请重评”,而有些教师在这十项中都做得很好,却要给出不一样的结果,这恐怕也是不公平的。

    “教学质量评价”是师生沟通与认知的一种机制,学生将教师课堂授课表现反映在评价里,教师以评价为依据改善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它将改善教学质量与维护学生权益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积极意义不容质疑。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评价内容及要求,则是真正实现其积极意义的关键所在。

    教育的过程,说到底就是沟通与认知的过程。实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畅行无阻,还需要理性高效的沟通机制做保障。笔者认为,理性高效的沟通机制当尊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话语权,在对等权益的基础上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责任编辑:温瑞连】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