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赵艳 张丽媛)
近期,泰安一名16岁女孩当伴娘被扒光衣服的事件引发网友热议,而新娘一句“只是习俗”的解释更是让公众大跌眼镜。有消息称三名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一名嫌犯取保候审。由此可见,不良行为一旦侵害了他人权益,违背了社会公德,即使有“习俗”的庇护,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诚然,在城市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习俗”只是个例,但我们应该见微知著,只有通过表面现象洞察到事物本质,才能对症下药防止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以本案为例,案件是在结婚典礼上发生,而寻常百姓婚丧嫁娶正是见识当地人民风土人情的最佳时机。
不可否认,传统的婚俗在维护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各地的婚俗不尽相同,适当的小闹可以将气氛搞得更好,在更短的时间内熟悉亲友,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一旦闹过了火,恐怕就会事与愿违,喜庆事儿变闹心事儿,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习俗与法律密切相关,在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还要在法律的制约下进行。习俗中有些过时的东西,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权人格的尊重与保护,就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其剔除。使伴娘受到人身和精神伤害的这类习俗就是不应该继续存在的习俗。
其实不仅有些地方的婚俗以不合适的方式存在着,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一些其他方面的遗俗也仍然保持着生命力。现代社会的进步已经不允许这些存在,但陈旧的观念和宗教等原因却使它们薪火相传。在泰国和非洲的一些地方,佩戴金属颈环使脖子看起来细长,被认为是一种美的象征,可是这种习俗却导致女子的肩部变形。爱斯基摩人老后会被带到海里的冰山上任其随意漂流,最终不是饿死就是冻死,但这样的行为却意味着他们是带着尊严和光荣退出这个世界。印度北部的Aghoris人至今仍保留着食人的习俗,他们吃掉漂浮在恒河上的尸体,为的是追求永生和超自然能力。
这些习俗在我们看来难以理解,甚至带着难以接受的恐怖感,而在老规矩和宗教的威力下,当地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生活在现代化建设的包围圈里,我们应该在保持社会发展的前提下,保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然而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更应该遵守法律和公德。
面对各种违背人权和触碰现代道德底线的不良习俗,我们应该具备打破陈规陋习的勇气,同时还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公民们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下,传承和发展符合当代社会文明的良风益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