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打铁还需自身硬——由《新快报》记者陈永洲被抓想到的
时间:2013-11-06 15:49:28

(新闻中心记者 宋庆鹏)

    据新华社报道,10月30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对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批准逮捕。在案件未敲定之前,《新快报》曾两度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要求警方放人的文章。然而当事实真相公之于众,人们才恍然获知:陈永洲已涉嫌犯罪,丧失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新快报》又迅速以自己道歉收场。《新快报》前后态度大跨度转变令无数关心这一事件的人瞠目,同时又使记者的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各方舆论焦点。


    众所周知,新闻的第一要素是真实。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工作者保持理性的头脑,以一颗客观公正的心去记录社会时事,还原读者一个真相。相反,如果新闻记者因为金钱的诱惑而丧失了公正真实的立场,那么他的报道最终将使其所在媒体失去公信力。

    近年来,记者伦理道德失范的事件时有发生,如2005年上海第一财经报业有限公司北京分社记者傅桦“收受红包”; 2008年10月,中央电视台某法制栏目记者李敏涉嫌收受贿赂;2010年7月27日《经济观察报》仇子明涉嫌“损害公司商业信誉罪”,均引起全国媒体广泛关注而轰动一时。这些事件对新闻界的信誉抹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新闻界的反思。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行业自律对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在报道中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

    首先,对新闻记者而言,应该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时刻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以理性的态度还读者与社会真相,同时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养,时刻不为金钱与物质所累。其次,建立完备、公正的新闻预警机制是关键,新闻传媒作为社会一个重要的行业,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在其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其自身体制应日趋发展与完善。具体而言,就是新闻预警机制的完善。最后,完善相关新闻法律法规,完备法律监督机制,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如果报道的出发点是如何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那么,报道出来的新闻也必然会走上歪曲事实的“歧路”。广大新闻工作者必须借此为自己敲响警钟!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新闻观,坚持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操守。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