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贸】穷游——体验另一种人生态度
时间:2013-10-31 18:00:46

(新闻中心记者 侯树文)


    据我校综合新闻网《经贸学子》栏目报道,一名大三学生花80块钱穷游京、冀、蒙的六个城市。该同学从石家庄出发,途经保定、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大同、朔州、沂州,最后返回石家庄。《北京青年报》、《中国旅游报》也对此进行报道。

    作为80后和90后出行方式之一,“穷游”被当下年轻人赋予理想、浪漫的色彩。然而,在众多理想化的光环下,我们也听到了关于“穷游”不同的声音。比如近期《非诚勿扰》的嘉宾主持宁财神曾对此提出质疑:“当你明明可以用劳力来赚取自己旅行费用的前提下,为什么选择‘乞讨’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事实上,所谓的穷游并非是单单靠路人的帮助完成的旅行。“穷游族”是近几年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个新名词,代指采用最为经济、省钱的方式出游的人群。因此,从概念上看,如果把“穷游”仅仅作为一种“乞讨”来理解不免显得狭窄。笔者看来,与正规的旅行方式比较,这种在路上的出游方式代表了一种重视过程、挑战自我的人生态度。对此,人们不必过于苛责。

    当下随着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人,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也在用行动探索着自己的人生道路。“穷游”便是代表一种理想高于现实的人生选择。

    一般来说,选择常规的方式旅游,对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只能走马观花,更何况近年来的旅游热给当地景点造成的破坏,也相应降低了出行的质量。与之相比,“穷游”无疑能够得到更多的欢乐。选择“穷游”作为出行方式的人大都摒弃现代交通工具,而选择了步行、自行车或者是搭顺风车。这种看似缓慢爬行的方式,不仅是对自己身体素质的锻炼,更能使行者深刻地体会到一种“自由流浪”的情怀。

    然而,这种方式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旅途中,如果没有人分享你的欢乐悲喜,自由的极致便演化为一个人的孤独,而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出行者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除了体力上的要求之外,安全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再者,治安管理、环保工作等也应该是我们考虑的问题。随着这种出行方式越来越流行,我们也要预见这种新兴的事物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其背离旅游本身的内涵。

    穷游,打破固定旅游景点的时空限制,可以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领略到不同的风土人情。除了不同层次的精神享受,“穷游”似乎更符合年轻人心中关于旅行的意义。正如一名资深旅游体验师所言“富有富的游法,穷有穷的对策,没钱并不是裹足的借口,节俭并不会失去旅游的品质与乐趣。”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