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赵艳 齐素菡)
中秋节的三天假期过后,随之而来的又是十一黄金周。两个法定节假日在时间上的临近性,使人们对于假日时间之长的讨论也越来越频繁。近来网络上关于假期尽享的招数也是层出不穷,更美其名曰“请假攻略”。 所谓的“请假攻略”或许并不具备可实施性,然而它所反映的人们在工作学习过程中的怠惰心理却是显而易见的。
“请假攻略”的出现表面上是人们的戏谑之词,背后却隐含了人们对充分支配自由时间的渴望,它的受关注度之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待工作和学习的一种消极态度。而长期处于不快的状态会增加人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对工作和学习缺乏兴趣、不主动投入,不仅会影响到工作效率的提高,更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指数,因此利用“请假攻略”短暂逃避。
既然员工们对自己工作状况的不满而提出了“请假攻略” ,那么企业又该如何应付以保证效益的提高呢?
事实上,即使一个人做的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外在环境,日复一日地重复下来,再饱满的热情也会消耗殆尽。这就要求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工作参与者在良性竞争下自觉努力,乐享其中,彼此之间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样,工作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每个人都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不会一心挂念假期,甚至绞尽脑汁使其延长了。
在校大学生也是一样,每逢放假就势必同老师“斗智斗勇”,顺便还要赌一把运气,只求能多享受一天假期,这是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一种厌倦与逃避。班级和宿舍的氛围往往对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一个班级没有纪律和学习氛围,那学生也很难安心学习;如果舍友总是宅在一起玩游戏看小说,而不是去图书馆读书或者去教室自习,宿舍成员恐怕也无法专注于学业。在毫无目标和“玩耍”心情肆意飞扬的状况下,大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斗志全无。因此只有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才会改变这种“待不住”的现象。
“请假攻略”的出现,提醒了企业和学校要从工作和学习的氛围上寻找解决的办法。只有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员工和学生才能真正把学习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来看待,所谓的“请假攻略”也就不攻自破了。而对于提出“请假攻略”的人,也许更应该做的是利用宝贵的假期陪伴家人,而并非以此作为自己在事业或学业上放松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