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再评】教师节拟将改期:醉翁之意不在酒
时间:2013-09-12 09:45:14
(新闻中心记者 侯树文)

    自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将9月10日定为我国教师节以来,教师节已经走过29个年头。然而今年的教师节似乎并不像往年那样平静。

    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教师法的第六条“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拟修改为“每年9月28日为教师节”,即孔子诞辰日。一时间教师节改期的新闻引发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

    据了解,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的《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强化师德监督,把师德建设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而在教师节当天,各大媒体也纷纷针对教师节给老师送礼发表评论。由此可见,师德的建设已经成为今年教师节关注的中心。

    众所周知,尊师重教历来是被中国人恪守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子不学,师之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都是在强调老师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然而近年来媒体关于个别师德败坏案例的披露和报道,使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公众眼里蒙上一层阴影。关于教师行业的现状固然有媒体炒作以偏概全之嫌,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教师行业所面临的道德建设,重塑教师的光辉形象是教育界不可回避的课题。

    然而,师德的建设、教师形象的重塑仅仅靠一个节日的改期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节改期是为接下来教师队伍的整顿以及教师道德建设埋下伏笔,而师德建设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自省自律。

    只有让教师们树立对自身职业的荣誉感,对自身形成一种道德的约束,辅加以制度规则上的互相监督,才能在源头上避免师德败坏的现象,更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在大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另外,教师节改期在孔子的诞辰也是有另一番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孔子学院在全国各大高等学校的建立,儒家文化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节的修改也就增添了一层古朴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更加符合尊师重教的含义。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