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宋庆鹏)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进入开学季,大一新生是否该独立报到在网上引发热议。“物理隔离” 、“老乡学长陪伴”、网上报到、网上订购生活用品……据媒体报道,为了帮助“95后”孩子树立独立生活的理念,一些在京高校采取了多种方式“逼迫”新生独立报到,以此让新生迈开大学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现如今的孩子,独立意识不强,自主能力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这也并不能完全怪之于孩子,对于某些孩子而言,从一生下来,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而进入了学校,家长给予他们的唯一任务便是学习,除了学习,他们无缘接触社会,也没有时间锻炼自己的能力,每天被繁重的学习压力所包围,连自由生活的空间都没有,我们又怎么指望他们独立自主?
一些高校采取“物理隔离”“网上报到”“老乡学长陪伴”等多种方式“逼迫”新生独立报到,可谓良苦用心,也是理性的大学教育第一课。对于经历过高考独木桥,顺利步入大学生活的学子们而言,独立意识的培养,自理能力的教育至关重要,唯有此,才能让这些新生们平稳渡过新学期,顺利完成高中生与大学生角色的转换与对接。
学校采取“逼迫”新生独立报到的种种方式,实质上也是帮助家长消除溺子情结,帮助大学新生摆脱家长的过度包办,这种形式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事实上,对于已经步入十八岁的大学生们来讲,他们也许并不赞同家长陪同报到,青春期的叛逆,独立意识的自主萌发,使他们渴望自由的生活。大学意味着全新的开始,意味着离开家长的约束,他们对此充满期待与憧憬。然而,家长却并不这样想,在家长的眼里,对于远离家乡,在外求学的孩子,家长更愿意履行自己的责任,尽量多为孩子做点事。从某种程度上讲,家长帮助孩子注册报到,也许只是一厢情愿。
作为家长,应当深刻明白,爱孩子就应当对孩子充分的放手,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与空间,给予孩子独立的机会,大学四年生活,家长不可能每天都陪伴着孩子,与其开学初自己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倒不如让孩子自己主动进入角色,去承担即将到来的独立生活。
大学逼迫新生独立报到,虽是针对大学生家长,实际上也是在给我们的中小学生家长善意的提个醒:教育孩子不能仅仅只关注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其综合能力,而独立生活的意识与素养尤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假如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让孩子过一种独立的生活,也不至于在已经成年的孩子步入大学之时因独立不独立报到而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