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我们的明天,会好吗?
时间:2013-06-13 08:50:13
(新闻中心记者 宋庆鹏)

    新华社消息:环境保护部4日在北京发布《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2012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主要问题表现为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过半不达标,以及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

    环境污染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从去年的华北雾霾到前几天的“村民想炸掉工厂”事件,环境污染这四个字似乎越来越走近人们的视线中。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直接接触的物质条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一直是我们发展的立场,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归入到“五位一体”建设中,可见党中央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但是,近几年,环境问题似乎变得尤为突出。企业乱排乱放,甚至直接向稻田排污;癌症和各种病痛吞噬化工企业、造纸企业周边民众的健康;工厂排放的污水毒气,已经达到村民忍耐的极限••••••这让我们不得不慨叹,原先天蓝水绿的场景哪儿去了?

    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谁都难以幸免。 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的不仅是农村,也包括城市。环境污染伤害,不仅逐步突破生态的容忍极限,也正在逼近受害民众的生理和心理的承受底线。因水污染造成的“癌症村”令人触目惊心。近些年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也一直处于高发态势,环保部表示,自2005年来,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

    我们并不是要提倡过激维权,但需要反思的是,如果不是环境污染把当地民众逼上绝路,民众哪会出此下策?所以,环境问题不但需要引起重视,更需要尽快提到办事日程上来,加大治理力度与办事效率。

    “想炸掉化工厂”,这仅仅是一个农民的愤怒表达,但也是一个预警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从根本上讲,环境污染防治,需要一个完善法律体系的保障,而强有力的治理措施与力度则是防治的关键与保障。当然,仅凭环保部门的单枪匹马也解决不了环保这个大问题,它需要公安部门、司法部门等部门的介入与协调配合。当下,民众仍对环保部门对污染单位开出的罚单颇有微词,可见治理力度仍需不断加强。所以,惟有不断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从严治理环境问题、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才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道。

    听不见地球哭泣,总有一天会因此哭泣,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有一天问我们:“蓝天在哪里?”所以,为了子孙后代,莫敷衍,莫迟疑,请用行动让人看到“美丽中国”的希望!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