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再评)关注角落里的儿童节
时间:2013-05-28 15:48:29

(新闻中心记者 齐素菡 宋庆鹏)

    伴随着一年一度国际儿童节的到来,人们纷纷把视线投向“祖国花朵”的身上,各种形式的儿童庆祝活动使全国各地洋溢着节日的氛围,但儿童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能忽视,那就是留守儿童。

    2013年5月24日,中国江苏网报道了对留守儿童娄瑞轩的跟踪采访。娄瑞轩已经三年没有见过妈妈,她的课间都在折五角星,只因为她相信折满999颗星星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那样她想让爸爸回家的愿望就可以成真。当被记者问到儿童节的愿望,她问道什么是儿童节。她不知道什么是儿童节——这个属于每一个儿童的重大节日,当很多地区沉浸在举办各种形式儿童节目的热闹气氛中时,这个角落的儿童节却是安静到没有。

    每一个儿童都渴望被爱,首先是被自己的父母爱。家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心智发展与人性培养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是每一个人必不可缺的基础教育。但这些留守儿童小小的心灵在没有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变的脆弱而敏感,同时饱受着思念之苦。父母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有多大,这些留守儿童们失去的就有多少。他们不仅体会不到父母的温暖,同时也接受不到家庭教育。一个没有接受过基本教育的人,他的性格发展又怎会和那些有父母陪同成长的孩子一样呢?缺失基本教育的环境,增加了他们心理畸形发展的可能性,让他们以一种畸形的眼光看待社会,而心理不健全则更会导致他们做出更多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

    儿童节应该是每一个孩子的欢快节日,而不只是大多数孩子的节日。每一个孩子都有享受快乐童年的权利,他们不应在一种缺乏爱护、缺乏关注的氛围里长大。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也应该得到应得的基本教育。在更多的欢快气氛里,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落寞,不是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吗?其实,媒体对于留守儿童的报道本身就体现了对这个群体的关心和关注,但是整个社会的构成远远不只有媒体。

    关注留守儿童,不仅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同情,更在于他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儿童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最基本的权利---爱和教育。他们已经缺失了来自父母的爱,不要再让他们缺乏社会的爱,不要让他们在一个本该快乐的儿童节“留守又流泪”。当留守儿童得到了来自整个社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眼中的社会便是温暖的,他们受伤的心灵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柔和一些,他们对这个社会也将做出友好的回馈。所以,让我们每个人都关注那些留守儿童,不仅关注他们的儿童节,更关注他们的成长。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