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驾驭好理想与现实,驱走毕业季就业难的阴霾
时间:2013-05-14 10:53:09
(新闻中心记者 杨言)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无奈。理想的工作与现实的工作多少会有差异,反差过大必然引起自身的惆怅与纠结,而此时只有驾驭好理想与现实,寻求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方能求得就业方程的解,驱走毕业季就业难的阴霾。
   
    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一方原因。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风向标”,北京地区大部分毕业生还在为“饭碗”苦苦寻觅。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僧多粥少局面持续扩展,毕业生就业成为历年的老大难问题。宏观来看,需要国家政策的调整、社会和企业的尽责、学校的有效培养等等外部因素,然而这些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需要长时间去完善。作为毕业生更需要改变自己以适应当下,而非怨天尤人不知所措。

    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是适应社会发展、实现人生目标的聪明选择。毕业生迈出校园走入社会,期望得到理想的工作,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收获,然而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让一些毕业生不免困惑犹豫甚至垂头丧气以致无法找到平衡。当理想工作无法实现时,我们应该结合现实与自身条件来重新审视自己,寻找合理定位。

    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结合需要我们从当前实际做起,认清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与需求现状。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祖德认为,近期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岗位需求减少,传统就业岗位趋于饱和,使得岗位需求数量下降。另一方面,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和事业的结合度以及对岗位的要求都提高了,这也相应增加了就业压力。充分了解社会动态、顺势而行,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方向,切莫过分纠结于专业的不对口与工作的辛苦是我们进入工作前应该做好的准备。

    当前部分毕业生存在着对自己认识不足、盲目应聘不知所求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心态合理定位尤为关键,既不过分高估自己,也不妄自菲薄。初入社会我们并非实践的强者,而是理论的携带者。现在各行各业的人才已相对饱和,用学习的心态去面对工作,摒弃功利地追求物质回报,让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深刻从而掌握职场技能获得工作能力,是我们的必经阶段。莫好高骛远使工作成为水中花镜中月。

    放下作为大学生的优越感,驾驭好理想与现实,并非让我们去对现实环境妥协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而是寻找理想与现实的结合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固然很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慢慢地缩小差距,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用理想的热情注入现实的环境之中,从而驱走毕业季就业难的阴霾。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