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谭珺杰)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建国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我国历经风雨坎坷,无数英雄儿女为祖国繁荣、人民幸福做出了牺牲与奉献,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船披荆斩棘,一路前行。
今年的国庆电影档聚焦于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类人物身上,如这部讲述了中国登山队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故事的《攀登者》。
《攀登者》以1960年和1975年中国人两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改编而成。它作为极其稀有的登山题材类电影,加上登顶珠峰的民族自豪感,和其传递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未上映前便获得了极高的关注。但是,电影上映之后却出现了口碑大幅下滑的现象。相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爱国三部曲”表现尴尬。同样的爱国主旋律为何这部电影会出现差评?笔者谈谈自己看完后的感受。
首先,剧情的构成和发展是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基础。《攀登者》作为有着真实历史基础、人物形象的电影,背后更是展现出登山队的无私精神和爱国情怀,体现出国家成立之初人民艰苦奋斗的品质,正如电影预告片中所说“几亿人民只能想着吃饭这点问题,我们这个民族又有什么希望呢?”所以,它的改编必然需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历史、致敬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原出当时人们为国奉献信念的坚定,还原出人民迫切想向世界证明我们国家实力的渴望。但是,《攀登者》的改编无疑是失败的。它近乎将爱情与家国之情放在了同一高度,甚至还有让爱情喧宾夺主的剧情倾向。它名义上作为一部爱国电影,却让爱情成为其中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编剧的这一改编,使得整部电影中关乎国家荣誉的大格局一下子小家子气了起来。
其次,历史改编电影中人物的还原与否也是评判此类电影的重要标准之一。历史人物形象的树立既依靠历史事件的还原,也依靠演员的演绎。《攀登者》作为包含了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阵容的电影,演员的动作演绎几乎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在历史事件的还原上。人物事件的删减在电影中其实情有可原,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故事的来龙去脉、突出主人公形象特征,其他人物的删减在所难免。不过,故意捏造剧情,甚至对人物形象带来一定的扭曲与负面效果,这是让观众无法忍受、不能原谅的行为。尤其是其中的女登山队员潘多,她是1975年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女性。她在36岁刚生完三胎6个月奔赴参与登山组织训练,从运输队转到登山突击队,而且在之前的登山中还得了雪盲症并且脚指头也被冻伤截去。结果电影改编后,她不仅乱闯别人房间、随意翻动设备,还在训练时给人作假,这样的改编意义何在?对于历史英雄的敬意又何在?
最后,《攀登者》作为国庆电影档受到空前关注的电影,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是背景音乐从头响到尾,不论是在紧张的登山途中,还是在温情的回忆时,都会突然响起;二是背景音乐声音过大,尤其是在后面登山的剧情中甚至盖住了雪山呼啸的风声,不仅没有渲染氛围,反而引起了观众的普遍反感;三是音画不协调,悲壮的场景却配上了激昂的音乐,让人难以融入剧情。
随着电影市场逐渐壮大,人们对于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哪怕爱国电影也不能只依靠情怀来吸引观众了,更别提打着爱国电影的幌子、试图用爱情故事来吸引观众的行为,只会让观众反感。类似《攀登者》有着历史原型的爱国电影,最好的做法是还原历史、致敬历史。如果编剧和导演看待历史缺乏爱国之心和敬畏之意,一昧考虑如何吸引观众,那么这种畏手畏脚、迎合大众的改编必然出现问题,《攀登者》的这种情况必然再现。
爱国何须低声?登山者是伟大的,他们从环境条件艰苦的北坡登上珠峰,成功地维护了祖国的领土,有着深刻意义。但至今为止,很少有电影去讲述他们。我们应该去了解这段伟大的历史,它其实不只有电影中的那些情情爱爱,还展现着当时国人前所未有的奉献情怀。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有了强大的信息传播渠道,我们要利用好当今的技术资源,将那些伟大的人物事迹传播到每一个地方,传递给每一代人。
【责任编辑:张银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