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奶粉限购是机遇更是警钟
时间:2013-04-11 14:42:33
(新闻中心记者 宋庆鹏 齐素菡)

    继上月香港政府针对大陆游客出台奶粉限购令,规定离港人士可携带净重不超过1.8公斤(约两罐)的奶粉,近日全球性的奶粉限购波及英国。英国《金融时报》4月8日称,一些超市4月开始限制顾客只能购买两罐婴儿配方奶粉。此前数月,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已推行婴儿奶粉限购。外电普遍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对外国产奶粉的需求量“大得可怕”。

    中国大陆的万千父母之所以不辞辛苦跋涉万里到香港、国外购买奶粉,无非是因为被内地接二连三的乳制品质量问题搞怕了。中国民族乳制品业的信任危机曾一度令人堪忧,国人对中国乳制品业的未来更是渺渺无期。那么,近期各国针对中国出台奶粉限购令对中国乳制品业又意味着什么?中国民族乳制品业的出路又在何方?

    奶粉限购,对中国乳制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是机遇更是警钟!

    在博鳌年会上,蒙牛总裁孙伊萍在分论坛上表示,香港限购奶粉,对内地奶企是一个机遇。孙伊萍所说的“机遇”,自然是指香港实施限购令后将大量的市场需求又逼回了内地,内地奶企等于凭空增加了极大的市场份额。从企业角度来看,这当然是很大的“机遇”,但问题是,国产奶粉能够抓住这个机遇吗?

    与其说奶粉限购令是一个机遇,倒不如说是一个警钟。我们不能只看到重占市场份额的机遇,更要看到重建市场信任体系的紧迫性;否则,机遇将不会是机遇,会变成另一场灾难。把握住这个机遇,需要中国奶企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确立严格的生产标准、明确高标准的质量赔偿机制。这样才能重建市场信任体系,也是中国奶企走出阴霾、实现自立自强的唯一出路。

    奶粉限购令的出台不仅仅是针对国人强大的购粉需求,更深刻地看到了国产奶粉的软肋。针对国人的限购令也从简单的奶粉层面上升到在国际上的声誉及信任体系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对我们更加重要。我们在奶粉问题上的短板切勿成为国际上指指点点的由头,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奶粉限购是机遇更是警钟,希望它能敲醒国产奶粉业混混沌沌的灵魂,重塑我国在奶粉业上的信誉。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