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拼车”虽好,也要注意细节
时间:2013-04-08 11:18:39
 
(新闻中心记者 于欢)

    清明假期期间,人员的流动开始增多,同学们在出门时多少会遇到“公交太难,打车太贵”的尴尬现象,于是在学生们中产生了“拼车”一族。不能不说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乘车人自觉进行资源合理分配表现。

    “拼车”对于同路出行的人来说,不仅减少了费用,而且多人出行也增加了安全保障。然而根据交通部的有关规定,对“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车辆将进行处罚,原本既经济又节能的“拼车”却有“非法经营”的嫌疑。

    法律规定的模糊和笼统,让不同的地区对待“拼车”有不同的施行标准,这就使乘客感到犹豫还要不要继续“拼车”?

    在笔者看来,对待“拼车”现象,应该区别分类,不能全盘否定。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互助“拼车”,应该得到支持。而像同学们这样陌生人同路“拼车”性质该如何判定,责任该如何划分,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没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在拼车时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拼车前最好签一份“拼车”协议,做好风险的责任划分,实行“实名制”拼车,为我们安全出行提供一份法律保障。而对于无证经营的“拼黑车”现象,交管部门要依法严惩,同时我们也要坚决拒绝搭乘“黑车”。

    出行安全无小事,我们要提高自己防范意识,注意细节。同时也期待相关的法律法规早日完善,让“拼车”合法化、规范化。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