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掩盖真相”只会招来更多指责
时间:2013-04-01 10:33:48
(新闻中心记者 侯树文 周月)

    3月20日,广东省佛山市一辆货车被治超执法车拦停,司机称遭执法者殴打,执法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打人事件矢口否认,不料打人过程被货车上的视频装置录下。官方向社会公开道歉,佛山市新闻办26日晚间对外通报称,涉事的执法人员已受到撤职免职的处分,但是公众对该事的争论并未因涉案人员被处分而停息,争论的主题也毫无悬念地把矛头指向了试图包庇错误的执法部门。
   
    事实上,由于执法部门暴力执法的案例频频出现在公众视线里,执法部门的不文明执法在公众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公众对于此类纠纷的固有印象,使得只要涉及到类似事件,便一概将责任归咎于执法人员身上。比如日前发生在广州的一起小贩砍伤城管人员事件,虽然事发繁华街头,但没有一个路人伸出援手,事后还对城管冷嘲热讽。同时手机微博等网络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使公众对执法部门的舆论监督更加有力。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执法部门更应注意改善执法方式,不仅要避免执法过程中因执法不当而造成的冲突,引起舆论一边倒的倾向,更要坚决杜绝暴力执法。佛山市执法部门非但没有尽力避免暴力执法,反而还试图包庇此种行为。

    难道执法部门没有意识到暴力执法的包庇行为比暴力执法本身更可怕吗?有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假如没有视频,真相是不是就要被埋没?公众们对执法部门包庇行为的愤慨由此可见一斑。为了维护执法部门的形象或是出于其他任何目的而隐瞒真相,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不可否认,由于对执法部门长久以来形成的偏见,人们反而对各种违法行为加以同情之心。公众在对待类似暴力执法案件时,因违反法律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意识正逐渐被对执法人员的指责所淡化。因此,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注重刚性和柔性的结合,以慢慢扭转公众对执法部门偏见。当然,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和公众们自觉守法才是维护正常法治秩序的关键。当执法部门转变的时候,我们也该有所行动。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