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人间自有真情在
时间:2013-03-25 10:45:18
 (新闻中心记者 邢艳玲 张丽媛)

    《楚天都市报》讯,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60多名学生展开了“扫楼行动”,访遍4000个寝室,收集来2万余个废旧饮料瓶,将变卖这些瓶子得来的2066元钱,捐给该校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大一女孩范琼露,同学们还上街义卖报纸筹款。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的学生在疾病与死亡面前,用爱心筑起了生命之墙,让我们动容,令我们感动。

    我们感动,感动于死亡面前,江城学院的同学们虽与自己无关却仗义相助。很多同学、老师与范琼璐同学并不相识,出于爱心,他们予以捐款,并进行义卖。虽然4000个寝室换来的2066元钱,与医疗所需的费用相比是九牛一毛,但对于范琼璐同学来说却有千斤之重。当我们在为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感到寒心时,这份真情便是温暖之源。

    他们此举不仅为患病同学赢得了一线生机,更用实际行动给了那些宣扬“社会道德日渐缺失”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它告诉我们——人间自有真情在。

    或许,我们无法回避“小悦悦事件”给社会温暖掩盖上的那层厚重而冰冷的隔膜,也无法主观地去衡量“老人跌倒扶与不扶”的是非曲直,我们只有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这都只是个别事件。

    以前,我们自诩泱泱古国,以德服人,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今,我们却在探讨“老人跌倒该不该扶”这样根本不必存在的问题。难道,我们“尊老敬老”的传统道德竟承受不住这短短几十年发展带来的考验?还是说,我们的社会道德竟自沦丧到这种地步?

    当西方大国以蔑视的眼光看待当代之中国,当西方媒体以这些个别事件抨击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之时,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行动来推翻他们的判断,用我们的真实与情义来重塑我们的形象,用祖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信念与美德感化社会中一切不和谐,而非以讹传讹,人人自危。如果我们自己都对当下社会道德存有疑虑,不肯再去相信人间真情,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愈加没有温暖,人们彼此之间也愈渐冷漠,还谈什么和谐社会的建设呢?

    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希望之光,更应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团结互助的精神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去化解这种冷漠与陌生,用善行善举感染别人、感动社会。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的同学们收集2万废旧水瓶变卖捐助患病同学,用爱心筑起生命之墙”的事件无疑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它告诉我们:信仰生命,重情重义,助人为乐,心怀他人、社会,该为我当代大学生行为之则,更该是我社会发展必备之基。在那些漠视生命、道德缺失的少数事件被肆意放大的时候,我们该坚定这份对“善”的信仰!始终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让世界充满阳光!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