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手机何以让大学生如此“着迷”?
时间:2013-03-20 14:14:24
 
(新闻中心记者 杨盛远)

    最近华中师范大学一次课题调查显示,智能手机在武汉地区学校中覆盖率高达80.8%。近半受访大学生手机不离身,成为典型手机网民。调查还发现,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低头族”,无形之中被手机“绑架”。47%的受访生表示手机不离身。(新华每日电讯)

    这还只是武汉地区的受访调查,大学生近半是手机控。手机控比例如此之高,令人咋舌。毋庸置疑,手机的出现并逐渐深入到生活和学习中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另一方面,手机控比例如此之高,也让人担心。手机控的极端化发展的结果是人们对手机的心理依赖,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警惕和防范的。

    举例来说,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之深便立现于眼前。手机让人“着迷”的程度不亚于前几年人们对于电源的依赖程度。前几年,一旦停电,人们便陷入了黑暗之中,以蜡烛为光源。然现在,境况却大不一样,停电对于人们反倒是享受安静的时刻,没有手机却很不舒服,好像与世界隔绝一样,人与手机几乎到了“人机”不可分离的地步。

    坦率地说,手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距离不再是阻隔人们联系的藩篱。因为手机,我们时刻联通,因为手机,距离消弭无形。即便手机有诸多利处,我们也不能把生活全权交予手机,让手机主导我们的生活,甚至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手机依赖症。

    手机之所以让大学生如此“着迷”,恐怕与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分不开。进入大学,自由的空间多了,身心的束缚少了,一些自制力强的人得到了机会来充分发展自己,然而另一些人却迷失了自己。他们优哉游哉,忘乎所以,等到时间一长,寂寞空虚便充溢于生活,这时,手机的出现给了他们消磨时间的工具,手机填满了大部分寂寞的时间,大把的时光被手机“吞掉”,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手机控。

    对于手机,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尤其是大学生更是如此。虽说手机方便了你我,但在与人交流方面未必尽如人意。手机交流毕竟属于虚拟世界的东西,真假难辨,远不如面对面交流来得有分量。所以,在用手机交流的时候,切莫忘了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联系方式,那就是面对面的交流。

    言及此,出现调查中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手机,我们应理性对待,合理使用。在充分发挥手机作用的同时,切勿被手机所“绑架”。真正让手机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助手,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