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杨盛远 吴沛钊)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已然拉开大幕,揭露商家背后的秘密是每年3.15晚会的流程之一,其主旨在于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让国人放心。
回顾往届晚会,一系列制假造假事件让人震惊。去年对全球第一快餐品牌麦当劳后厨标准的曝光、前年对含剧毒儿童玩具的揭露等等一系列事件让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人们纷纷思考,在未来,我们该如何吃、怎么玩?
为什么食品安全事故还会频出,其管理缺口在哪儿?笔者认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不应止于3.15这一场晚会,更需要平时的管控,严防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
严防商家制假造假,必须遏制地方保护主义,禁止官商勾肩搭背。一些大企业往往是当地的利税大户,承担着大部分的财政税收。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企业便会通过各种关系门路,争取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当真正到了非查不可的时候,其对人们的危害也已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对于管理者来说,建设安全中国,远比一时的利润更加重要。彼时获得的是利润,此时收获得却是民心。
严防商家制假造假,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鼓励全民参与。管理层面的监督毕竟有限,监督的巨大力量在于人民。违法商家真正惧怕的是人民的监督,因为人民无处不在,全民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他们。全民的监督加上完善的法律惩治措施,双管齐下,合力出击,相信违法商家会收敛很多,违法行为会大大减少。
“暗箱操作”在当下可谓无处不在,但是在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领域,切不可让其有丝毫缝隙可钻,机会可趁。对“暗箱操作”的容忍便是对人民生命的漠视。还食品安全一方净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让3.15晚会的光芒照亮存在于社会上的每一个“暗箱”,把违法的“隐形”之手紧锁,建设美丽安全中国的“中国梦”才会大大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