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双十一”网购大狂欢背后的冷思考——写在“双十二”来临时
时间:2012-12-12 10:42:47
(新闻中心记者 邢艳玲)

    “双十一”余温未尽,“双十二”又汹涌而来。“双十一”,这个被创造出来的节日,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创造了网购交易额的神话,却也掀起了电商之间的价格大战,它的“狂欢”更让各大物流企业叫苦不迭。

    对于“双十一”,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理事黄刚曾公开表示:“‘双十一’貌似每个参与者都是赢家,商家卖疯了,是赢家;淘宝+天猫交易191亿,是绝对赢家;物流忙昏了,每家公司日收入数千万,是赢家;顾客都感觉捡了便宜,是赢家……谁是输家呢?”

    不可否认,“双十一”网购大狂欢使商家、电商、物流都赚得盆满钵满,也让消费者大呼过瘾。但是,狂欢之后涌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思考。

    首先,在“双十一”购物大狂欢之后,物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了解,许多快递站点由于快递量激增而爆仓,物流企业需要调度人力、物力来支援快递站点,造成电商“货卖得出去,却发不出去。”此外,物流的滞后问题也并没有被完全解决,消费者不得不接受这漫长的等待。

    其次,电商之间相互竞争而引发“价格战”,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这就造成消费者对低价的依赖,只要商品够便宜不管用不用得着都要买,以至于产生极大的浪费。另一方面,消费者已经养成低价购买的习惯。他们只是因为价格低才来网上购买,所以如果以后不促销,电商有没有消费者将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说,电商短期内很难走出“价格战”的经营模式。

    再次,“双十一”网上促销的商品价格虽然低廉,但质量可能会存在缺陷,有些是过季的款式,有些是销售不畅的商品,更有甚者是在甩卖“尾货”。这就需要消费者谨慎行事,在购买时仔细甄别,细心筛选,切莫光图便宜。

    最后,这所谓的“双十一”,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电商为了提高销售额而变相将销售压缩到一天,这一天之后广大电商的销售额会急速下降,反差巨大。而网上购物的火爆,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销售产生影响,不利于传统消费的发展。二者难以共赢,这对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

    “双十一”已经过去,“双十二”即将到来。网购依然会火爆,但消费者应该购买自己所需要的而不是那些便宜却无用的东西;各大电商也应对“双十一”作出反思,尽量避免“价格战”,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物流企业要做好充分准备,使货物及时、安全地送到消费者手中。

    愿狂欢永无后顾之忧!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