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之言】何以解忧?唯有“遮羞”?
时间:2012-12-06 16:02:29
(新闻中心记者 于欢)

    漳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近日,媒体从漳县境内212国道经过时发现,沿线的部分村庄在路边竖起了一堵堵高约两米、用琉璃瓦装饰的墙,将路边农户的房屋遮挡住,部分墙体已经刷成白色。当地村民认为,修墙“最大的作用就是遮丑,农民房子不好看”。

    因为领导检查路过,怕村民破旧的房屋影响政绩,当地政府就建了没有切实作用的“遮羞墙”,还堂而皇之地说“进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环境,创建生态文明乡镇,促进新农村建设”。遮羞墙所产生的整齐划一的美,是形式上的美化,并没有给当地农民带来美感,甚至还有交通阻碍之嫌。修墙不仅遮住了破旧的房屋,也隔离了政府与百姓的情意,使处于贫困的百姓逐渐被边缘化,得不到切实的帮助,老百姓只会越来越穷,生活越来越苦。

    这种修墙行为与一些官员遮遮掩掩的虚浮作风有关,也与时下的政绩考核机制分不开。很多时候,官员的政绩是建立在“看得见”的前提之上,这就使很多官员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向形象工程,而真正改善百姓生活的工作却无力实践。领导视察也好,美化环境也好都要以当地的经济实力作为根本出发点,以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生活问题。

    虽然漳县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但却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她拥有被誉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贵清山和遮阳山风景区,有被考古学家称之为“海内之最”的元墓群和保留至今的秦汉盐井,还有待开发的峡石飞燕、南谷飞瀑、温泉星聚等多处景点和大草滩乡美丽的大草原。

    开发旅游致富的道路任重道远,当地政府应该多把心思用在惠民和富民的切实方法上,让国家扶贫款和政府公款多用在脱贫的“刀刃”上,从而早点摘掉“贫困县”的帽子。那时的漳县不再需要“遮羞墙”,而会建立一座丰碑,一个为民着想的丰碑。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信箱:zhxww1022@126.com    联系电话:0311—87655719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47号 | 邮编:05006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