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记者 邢艳玲)
11月28日,新疆玛纳斯的张先生背着两大包钱,到乌鲁木齐市一家售楼中心买房,其中15万元的首付款中有8万元是零钱。张先生介绍他们是农场开小商店的,存了4年钱,还借了7万元,凑够了给已经读完大学并就业的儿子付首付的钱。(11月30日人民网)
看完这这则新闻很多人会觉得类似的事情很多,根本没有作为新闻的必要。父母为子女付首付,这是他们对子女的爱,没有什么不可以,子女也甘之如饴。但是,已经读完大学并且就业的子女,早已能够养活自己,能够自己应对面临的困境,为何还要让年迈的父母为自己的房子付首付?
老鹰在训练幼鹰之时,狠心将其从万丈悬崖之上推下,为得是幼鹰能独立,不再依赖任何人。鸟类尚且如此,遑论人类?对于父母来说,抚养子女长大成人,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其接受教育,使其能够自立,父母之责已经完成。但是很多父母把孩子的人生当做自己的人生,把孩子的生活视为自己的生活。虽然这一切以爱的名义进行,但这已经不再是爱,而是干预,干预下一代的人生选择和独立人格。另一方面,子女在成人之后,独立自立,孝敬父母,回报养育之恩是他们的责任,孝敬爸妈还来不及,何以让他们为自己的房子拿出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
也许,这是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亘古以来的相处之道,“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子女永远依赖着父母,父母也对子女千依百顺。那么,何时子女才能真正独立?当代青年大多大学毕业,一纸文凭去社会上闯荡,磕磕碰碰本不可避免,惟其如此才能愈挫愈勇。但这并不是子女对父母万般依赖的借口,更不是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的原因。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尚未报答,更不能榨尽父母最后一滴血,连自己的住所也要依赖父母才能求得圆满。长此以往,最终产生的可能只是“啃老族”,遇到什么问题,等父母、靠父母、要父母去解决。
父母之爱,理当适可而止。儿女成长,要自食其力。新时期,新挑战,中国父母与子女要改善相处之道,鼓励子女去接受挑战创造生活,让子女能独自翱翔!而子女也要敢于接受挑战,勇敢开创自己的天地!